礦商加大在華采購 中國制造商分享礦業盛宴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必和必拓、力拓等礦山巨頭紅紅火火地向中國的鋼廠銷售鐵礦石等資源產品時,一批中國制造商和設備商,也開始挖掘并享受這場礦業盛宴帶來的機會。今年我們的模塊化建筑收入大概在1億澳元,占…
在必和必拓、力拓等礦山巨頭紅紅火火地向中國的鋼廠銷售鐵礦石等資源產品時,一批中國制造商和設備商,也開始挖掘并享受這場礦業盛宴帶來的機會。
“今年我們的模塊化建筑收入大概在1億澳元,占公司總收入的四分之一,明年預計可以占到公司產值的一半以上。”
新會中集集裝箱有限公司(下稱“新會中集”)董事總經理張寶清昨天一身輕松地來參加必和必拓第一次在中國舉辦的供應商頒獎大會,必和必拓在澳洲礦山項目的營地房,正是新會中集今年模塊化建筑收入的重要來源。
2010年,新會中集從必和必拓獲得了為期五年的營地房獨家戰略供應合同,5年內,中集要向必和必拓西澳鐵礦供應約1萬人居住的營地房及相關配套的公共設施,合同金額約3億美元。
作為傳統的集裝箱生產巨頭中集集團的一家子公司,新會中集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特種集裝箱生產商,但在模塊化建筑領域卻可以說是新手,從集裝箱到營地房的業務拓展,張寶清坦陳“來之不易”。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公司傳統集裝箱制造業務受到了較大沖擊,才令新會中集意識到,必須從單純的批量制造集裝箱業務進行轉型。
當時,礦業領域的快速發展,正好也給了新會中集實現轉型的機會。2009年,公司經過層層投標選拔和評估衡量,贏得了“必和必拓西澳鐵礦石項目的模塊化營地房”項目,成為必和必拓第一家中國營地房供應商。
“我們中標后,很多人都不相信我們能做出來,因為必和必拓對營地房的要求非常高,結果我們第一批訂單的200個營地房不到60天就交貨了。”張寶清說。
能夠比國外的供應商在更短的時間交貨,以滿足礦山企業開足馬力擴建的需要,是必和必拓等礦山企業將采購訂單越來越多地轉向中國供應商的重要原因之一。
必和必拓首席采購官Dirk Van De Putte對《第一財經日報》指出,目前必和必拓在全球有六個擴建項目在進行可研或者預可研,需要穩定和及時的設備和耗材等供應來源,而中國的供應商除了擁有成本方面的優勢,在交貨期上也比國外供應商快得多,同時,中國供應商的產品質量也在不斷提高,并愿意在研發、創新上進行投入。
必和必拓也開始越來越多將采購預算向中國傾斜。Dirk Van De Putte對記者透露,2007年,必和必拓中國采購中心剛剛成立時,在中國的年采購量不到1億美元。不過,到今年年底必和必拓在華采購額將達到8億美元,明年的計劃采購額預計達10億美元,未來五年的采購額預計達到60億美元,比過去五年的采購總額翻番。
力拓負責新興市場采購的總經理馬長江也曾告訴記者,由于澳洲鐵礦擴建項目,非洲西芒杜、莫桑比克等大型礦產項目的推進,力拓2011年在華采購額將超過預想的10億美元,2012年的預算將擴大到15億美元。
不過,馬長江曾對記者指出,目前中國的供應商在出口后的售后服務方面與國外的供應商相比還有一些差距。
為礦山企業提供變壓器產品的正泰電氣總裁助理張寅告訴記者,售后服務的確是中國的供應商面臨的比較大的挑戰,這也是必和必拓等礦山企業在選擇供應商時要求具備的不可或缺的一方面,但要在國外建立售后服務網絡和配備售后服務人員也需要不小的成本,目前,公司主要聘請當地人員負責售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