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價格下行趨勢漸現
來源:中國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眼下正值冬季用煤高峰期,但煤市冬季行情并未如約而至,自國家發改委出臺電煤限價令以來,沿海動力煤價格普遍出現了不同程度地回調,繼續呈現旺季不旺的局面。目前,作為國內煤炭價格風向標的環渤…
眼下正值冬季用煤高峰期,但煤市冬季行情并未如約而至,自國家發改委出臺電煤“限價令”以來,沿海動力煤價格普遍出現了不同程度地回調,繼續呈現“旺季不旺”的局面。
目前,作為國內煤炭價格風向標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已經連續六周下跌。
據分析,按目前的煤價下落速度,預計到本月底,大多數煤炭運銷企業的調價均會按照限價要求如期完成調價任務,環渤海5500大卡市場電煤離岸平倉價格將下調到800元/噸。
就目前市場趨勢來看,近期煤炭市場價格下行壓力加大,后期市場仍有繼續下滑可能。
明年產能提升需求放緩
省煤炭運銷協會會長楊德玉介紹,今年全國煤炭產量預計達到34億―35億噸,但山西煤炭行業整合后的產能僅釋放了60%左右,內蒙古、陜西等大批礦井正在加快建設。初步預計,2012年全國新增產能約在1億噸以上。加之,隨著歐美等主要經濟體需求和國際煤炭價格持續下滑,國內煤炭進口量預計將保持一定增長。2012年,國內煤炭供應量有望達到36億噸左右。
同時,由于今年以來國家嚴控信貸流動、限制房地產等,鋼鐵、建材產品需求和價格下降,尤其在國內房地產市場“拐點”預期到來的背景下,國內鋼材價格出現全線暴跌,大多數鋼焦企業已陸續采取壓產限購措施,導致冶煉精煤需求直線下降。
今年以來,國家先后出臺多項經濟調控政策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穩物價、壓房價、控通脹、防過熱,國內生產總值增速在一季度達到9.7%的今年高點后,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別回落至9.5%和9.1%,經濟增速呈現出逐季放緩的趨勢。
“根據國家"十二五"期間GDP增長7%左右的總體控制目標和今年四季度以來經濟增長持續放緩趨勢,預計明年GDP增長較今年將有所回落,煤炭需求增速預期將有所放緩,但考慮我國能源結構現狀,保守估計,2012年全國煤炭消費量保持5%以上增速的可能性較大。”楊德玉介紹。根據國家“十二五”規劃以及國家能源局報告,國家將限批火電項目,加快水電發展、推廣應用特高壓輸變電技術等,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沿海地區煤炭需求的增長。
煤炭進口量激增
日前,海關總署最新統計顯示,11月份我國煤炭進口達到2214萬噸,創出近10年來的單月進口數量歷史新高。
今年前11個月我國總計進口煤炭16156萬噸。推及至全年,2011年我國煤炭進口總量或超1.7億噸。
到今年為止,我國已是連續第三年成為煤炭凈進口國。
盡管目前煤炭進口規模不到2億噸,但煤炭進口大幅增長,出口的持續萎縮,標志著我國煤炭供需已深度參與國際市場平衡,成為煤炭生產消費的重要風向標。
煤炭專家、中煤集團煤炭出口業務第一業務部原總經理黃騰認為,盡管進口煤炭不會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國內煤炭市場的供求關系,但是,進口煤在市場價格方面卻起著不可忽視的標桿作用,在進口煤相對低價時,國內煤炭市場價格上漲的勢頭受到抑制;當進口煤價格堅挺的時候,國內煤炭價格上漲的勢頭就更為強勁。
楊德玉認為,由于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國際煤炭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下跌,低于國內煤炭價格,發電企業進口煤炭更有吸引力,這也降低了消費企業對國內煤炭的需求,對近期沿海地區煤炭市場造成了沖擊和影響。
財政部日前發布消息,自明年1月1日起,我國進出口關稅將進行部分調整。明年我國將對包括煤炭在內的730多種商品實施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平均稅率為4.4%,比最惠國稅率低50%以上。
據分析,此舉將有效促進煤炭等能源類產品的進口增長,可以緩解國內頻頻出現的“油荒”、“拉閘限電”等能源緊張局面,同時對國內煤炭價格起到平抑作用。
省內市場更受外部影響
“今年預計我省全年原煤產量1.5億噸,煤炭總消費量3億噸以上,年煤炭凈調入量仍將保持在2億噸左右,煤炭市場將保持需求旺盛、供需基本平衡。”省煤炭工業局經濟運行處處長于秀忠說。
我省由于受逐年減少的煤炭資源儲量和日趨復雜的開采條件影響,產煤大省、耗煤大省與資源小省的矛盾日益突出,對省外煤炭資源的依存程度也不斷提高。同時,我省地處中國經濟最發達和煤炭需求最旺盛的華東地區,既是我國主要產煤省份,又是全國煤炭消費大省,更是“北煤南運、西煤東運”的重要集散地。因此,全國煤炭市場供需關系變化,將直接影響山東煤炭市場走勢。
尤其是今年下半年,隨著京滬高鐵等建成通車,京滬線貨運能力大幅提升,煤炭的“鐵運入魯”、“海運入魯”、“河運入魯”、“外電入魯”渠道更加暢通,加之省內儲煤基地建設初見成效等,省內煤炭資源供應量總體較為充足,造成目前煤炭市場出現高位波動。
“明年的省內煤炭市場供求關系基本平衡,一季度預計會延續今年四季度以來的寬松勢頭;隨著國家各項經濟調控政策陸續出臺,二季度可能逐步穩定。”楊德玉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