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鋼鐵業和鋼貿業面臨新的考驗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鋼鐵業和鋼貿業面臨的形勢和發展趨勢如何?日前,參與2012年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網’年會的鋼鐵業、鋼貿業的生產、經營者以及…
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鋼鐵業和鋼貿業面臨的形勢和發展趨勢如何?日前,參與“2012年中國鋼鐵市場展望暨‘我的鋼鐵網’年會”的鋼鐵業、鋼貿業的生產、經營者以及業界的專家、學者和政府部門官員3000余人,聚集一堂,進行深入、廣泛、全面的探討,一個共同的共識:2012年,充滿挑戰和機遇,對于鋼鐵業和鋼貿業都將面臨新的考驗。
在分析2012年鋼鐵產業的發展趨勢時,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張長富指出“挑戰和機遇總是并存的”,從“十二五”期間我國鋼鐵行業發展態勢看,放緩是大趨勢。這一點大家要看明白,“十一五”每年是四千萬噸、五千萬噸巨大的增長,“十二五”還要保持這樣的增速,顯然是不現實的。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這樣一種增長態勢上,所以鋼的消費量增速放緩是個大的趨勢。我說的是增速放緩,不是基數的降低。明年鋼鐵企業面臨原材料的成本增加、人工成本增加、環保成本增加,形成巨大的成本上升壓力;又面臨產能過剩和鋼價震蕩低價格這么一種巨大的抑制作用。同時,鋼鐵工業還面臨增長方式、結構調整這些轉型升級的巨大要求與任務。所以鋼鐵行業將進入高成本、低利潤、低效益的微利的時代。生產企業、貿易企業、物流企業,大家要把握這個宏觀的態勢,攜起手來,共同度過這個難關。
張長富分析了2012年促進鋼鐵工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有利因素,他說前2天剛剛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了2012年的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宏觀經濟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快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著力加強自主創新和節能減排。今年我國的鋼產量已經接近了7億噸,鋼的消費量已經達到了6.5億噸左右,如此規模的國內鋼鐵市場,在全世界是獨一無二的市場,也是全球最具活力的鋼鐵市場。這對國內的鋼鐵企業而言是非常好的大事情,也是我們競爭發展的大舞臺。明年下半年還將召開黨的十八,將對明年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也會對鋼鐵工業的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鋼鐵業和鋼貿商發展與宏觀經濟形勢息息相關,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在他的《2012年中國經濟走勢分析》專題演講指出,2012年進一步實現軟著落,完成軟著落。軟著落是一個相對溫和的調整,不存在大的災難。可能冷一點,但不是嚴冬。相信我們這個行業的日子比2008年要好得多。2008年危機沒來的時候,我們已經感到寒冬了。而這一次呢,總體來講不會下滑太多。宏觀經濟大概從11%的增長速度,下降到今年的9%左右,9.1%、9.2%,明年可能會進一步下滑,到8.5%、8.7%,但是仍然是一個很高的增長速度。仍然是一個世界最高的增長速度。
樊綱認為在今后幾年中國經濟增速不會太低也不會太高,未來四、五年里,保持8%-9%的穩定增長,中國經濟又上一個臺階,一大批中小企業又會有大的發展。之所以樂觀,我不樂觀明年又高增長了。我是樂觀明年又繼續軟著落,中國經濟進入一個穩定增長的時期。
前景光明,道路曲折。與會的一些專家在分析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時指出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面臨著高成本的壓力,那么增長速度就會下降。隨著我國對外越來越開放,我們在世界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自己的企業在這里面分的一杯羹就會減少。大趨勢沒有問題,中國經濟繼續增長,市場進一步擴大沒有問題,我們的支柱產業都沒有問題。真正的問題在于我們的企業能不能做得更好,更有效率。大家都來吃這碗飯,都來吃中國增長這碗飯,就看我們的企業在競爭中能不能做更多提高效率的事情。只有提高效率,降低單位成本,才能在競爭中勝出,才能在中國這碗大餡餅當中分到最肥厚的一塊,我們的企業才能有更大的增長。明年盡管不是夏天,但是中國到了一個穩定增長時期,我們在這個穩定增長的時期做的更好。一大批中小企業能夠有更大的發展。
2012年,鋼貿業面臨的形勢和鋼貿企業的自身生存發展是與會者關注的焦點和熱點。一些廠家和商家以及業內人士認為,在供需基本面偏弱以及國際金融環境因歐債危機不穩定的雙重壓力下,國內鋼材市場持續震蕩,價格跌至底部,這種態勢將延續到2012年初。明年開春之后,國內鋼材市場由于地方政府的投資沖擊,為拉動鋼材需求注入動力。諸如,2012年新增800萬套保障房開工建設將拉開序幕,加上2011年近三分這二的保障房尚未完工,將使固定資產仍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從而拉動以建筑鋼材為代表的鋼材需求,促使鋼材市場價格企穩反彈,預計此輪鋼市旺季和鋼價漲勢將延續到5月底和6月初。第二波行情或許在進入下半年后的8月份,高潮出現在三季度,但2012年可能呈現的兩個鋼價高點均難以超過2011年的高點。總體看,2012年鋼材市場價格表現為“前高后低”的運行態勢,下半的鋼價高點不會超過上半年。
不過,經營者及業內人士認為,明年對鋼貿企業來說面臨的市場環境依然較為嚴峻,由于產能過剩,需求不足,國內鋼材市場供大于求成為一種常態。據預測,2012年國內的粗鋼產量7.3-7.4億噸,而鋼材的消耗增幅將小幅下降,全年的鋼材表觀消費在6.9-7.0億噸,庫存增加200萬噸以上,“買方市場”的格局不可能改變。
2012年我國鋼材出口面臨的形勢亦不容樂觀。今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國際貿易增速回落,國際金融市場劇烈動蕩,各類風險明顯增多。明年世界經濟形勢總體上仍將十分嚴峻復雜,世界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復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對我國鋼材出口帶來諸多不利,尤其是貿易磨擦增多,各國的保護主義抬頭,將成為阻礙我國鋼材出口的屏障,出口情況將比今年更加嚴峻,不太樂觀,但也不至于過分糟糕,不要那么悲觀。樊綱表示歐美國家在世界上的比重已沒有那么重要,目前我國出口開始向新興市場轉移,這對我國鋼材出口形成重要支撐,“我們的貿易量雖然在下降,但競爭力在增強,這個趨勢如果保持下去,明年我國鋼材出口將保持10%-15%的增長水平。”
應對挑戰,把握機遇。與會的廠商認為,2012年更要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充分認識國際金融危機給我國發展帶來的機遇和風險,加強戰略謀劃,增強應對能力,揚長避短,趨利避害,不斷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江蘇省工商聯鋼鐵貿易業商會會長、江蘇省東晟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建農提出,鋼貿企業經營方式需改變,“在過去只注意組織資源或籌集資金的歷史已經過去,鋼貿企業要更加注重開發用戶、更加注重產業鏈上的延伸發展、更加注重服務的差異化、更加注重電子商務等供需雙方都能共贏的營銷方式”。他認為鋼材市場供大于求已成為常態,但是鋼廠的訂貨和定價模式卻不盡合理。如鎖定銷售量、價格確定等都是鋼廠單方面說了算,鋼廠會根據自身效益,確定生產品種,經銷商拿貨被動。
鋼貿企業要改變過去依靠規模擴張來取得經濟效益的做法,要將規模和效益的統一,始終把效益放在第一位,在產業鏈的延伸上做文章。同時,要變庫存銷售為主,轉為合同銷售為主,要在服務的差異化上做文章。要變鋼材代理經銷,鎖定鋼材資源月銷量,轉為放棄鋼材代理,建立廠商合作新關系,要不斷調整不同的鋼廠,保證同類性產品進貨成本低、資金使用少,資金周轉快,在供需雙方都能共贏收益上做文章。
2012年還會有冬天,鋼貿企業要平穩過冬,就要有強身健體,這就需要加強內部管控,如制定更完善的制度管理體系,讓企管職能發揮到位,開源節流,減少開支,增強自身實力;注重企業文化建設;樹立度過嚴冬的信心。還需“堅守屋內,躲避風雪”。即恪守陣地,別盲目投資、改行;壓縮庫存,按訂單銷售;謹慎選擇代理,不盲目擴張。改變“一買一賣”傳統經營模式,轉變為加工、配送、融資一體化的實業貿易型企業,適當拓展產業鏈,開拓新領域,增加實業化內容;調整相應的公司結構和管理制度、運行機制,變私營小型企業,轉為股份連鎖中型企業。
變挑戰為機遇,不少鋼貿商提出“廠商合作模式急需創新”。安徽省順朝物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陸國富回顧了廠商關系的變化歷史,分析總結了當前鋼貿行業廠商關系模式的利弊,對廠商關系模式的未來演變趨勢提出了創新思路。他認為當前廠商合作模式已經遭遇挑戰,預計后期鋼貿商將合理定位,“中國15-25萬家鋼材貿易企業,要有合理的分工,形成代理、批發、零售、加工配送、終端服務等不同經銷服務商”。鋼鐵行業的供應商、生產商、金融商、代理流通商將結成聯盟,合理分工,合理定價,分配利潤。
“鋼貿企業繼續轉變過去單打獨斗的發展方式,抱團取暖,形成合力,爭奪更多的話語權,改善、創新廠商關系,共同應對2012年面臨的新挑戰,新考驗。”這成為與會的鋼貿商的一個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