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儲季 江城鋼老板放棄囤貨
來源:湖北日報—楚天金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廠房外,一陣凜冽的寒風刮過,在洪山區烽火鋼材市場內,老郭裹緊了身上厚重的棉衣。按照往常的慣例,現在應是冬儲季節,但今年我們決定不備貨了。老郭是武漢上萬名鋼老板中的一名,他如是說。…
廠房外,一陣凜冽的寒風刮過,在洪山區烽火鋼材市場內,老郭裹緊了身上厚重的棉衣。“按照往常的慣例,現在應是冬儲季節,但今年我們決定不備貨了。”老郭是武漢上萬名鋼老板中的一名,他如是說。
五成鋼老板今年不賺錢
記者了解到,由于今年鋼材價格持續低迷,除螺紋鋼外,做冷軋和熱軋的鋼老板們都虧了錢。“今年的行情可以和2008年相比,那時候虧錢多的老板負債上千萬。”武漢市丹水池一家鋼材市場的老板用“想轉行”三個字來形容現在的心情。
“現在給房地產商供貨,都要求我們壓資金,今年一年幾乎沒賺到錢,哪里還有資金替他們押著?”一位鋼老板抱怨道。據了解,目前武漢市場上近一半以上的鋼老板,今年幾乎沒收成。雖然往后的日子,有的想繼續做鋼材生意,有的想轉行,但至少目前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就是希望鋼廠減產保價。
各鋼廠“死扛”不減產
據統計,今年1-9月份,鋼鐵行業固定資產累計投資高達3717億元,同比增長19.7%。但極不相稱的是,與投資火熱相比,10月份77家大中型鋼企中有25家出現虧損,但鋼廠依舊“死扛”,并不減產。
作為鋼鐵企業生產才是生命線,如果生產虧1億元,不生產全部停掉就得虧2億元,這樣一來誰敢停產?一位業內人士一語道破天機。
而鋼鐵企業作為地方納稅大戶和就業大戶,從銀行貸款相對較容易。許多鋼鐵企業從銀行貸款后,并不一定全部用到主業上,而是將資本的觸角逐漸伸向其他領域。業內人士如此分析鋼廠為何可以不減產。
零庫存“過年”成主流
在一年的低迷鋼市下,鋼老板們對未來市場的預期也漸漸失去信心。“我們庫里往年同期都保持5000多噸的庫存,現在也就1000多噸,有單就向鋼廠訂貨,保本就賣,根本不敢壓貨。”武漢市丹水池鋼材市場的一位王姓鋼老板告訴記者。
現在鋼材市場上有很多企業都保持觀望心態,他們寧愿低庫存或零庫存過冬,也不愿冒險繼續進貨。往年春節前會有一波漲價行情,現在看來已成為泡影。一名業內人士說。
對于鋼老板來說,資金壓力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坎兒。武漢市意達鋼材網分析師薛和平表示,臨近歲末,鋼老板們的還款壓力劇增,為了及時償還銀行貸款,有的鋼老板已經在低價或者虧本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