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電在湘推進“煤電一體化”
來源:紅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邵陽南郊,資江河畔,一個現代化大型火力發電廠——國電寶慶電廠正如火如荼建設。在不久的將來,一顆閃亮的電力明珠將矗立于資江之濱,為邵陽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電力能源。2005年,中國國…
在邵陽南郊,資江河畔,一個現代化大型火力發電廠——國電寶慶電廠正如火如荼建設。在不久的將來,一顆閃亮的電力明珠將矗立于資江之濱,為邵陽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電力能源。
2005年,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為了開拓湖南電力市場,實現在湘項目“零”的突破,出資收購了由湖南電網公司旗下五家企業共同組建的湖南寶慶煤電公司部分股權,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國電湖南寶慶煤電有限公司”應運而生。
國電湖南寶慶煤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劉定軍介紹,寶慶項目一期建設2臺660MW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同步開發年產240萬噸煤礦計劃總投資60億元,其中,電廠投資約45億元,煤炭開發投資15億元。二期工程2×1000MW機組的建設已經納入湖南省電力發展“十二五”規劃,力爭在“十二五”期內開工建設。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入,新一輪電源項目建設競爭在全國展開。“十一五”后三年,在湖南區域申報擬建的火電建設項目多達17家,國家發改委分配給湖南省新建容量僅有120萬千瓦。
在激烈的競爭中,寶慶項目具有兩大優勢。
第一大優勢是電網結構。邵陽地處湖南西南部。湖南省的電源集中在湘東、南、北和西北,唯廣闊的西南沒有大型火電廠。這一地區電網弱小,季節性缺電嚴重。建設寶慶電廠,不僅能優化全省的電源布局,而且有利于改變湘西南純水電電源布局不合理的現狀。寶慶電廠發電機組分兩級電壓接入系統,一回220KV線路輸送到邵陽本地消納,另一回500KV線路輸往長株潭等負荷中心;投產后機組運行方式靈活,發電利用小時將得到可靠保證。
第二大優勢是“煤電一體化”。邵陽市是湖南省四大產煤區之一,已探明煤炭地質儲量4.85億,煤炭年產量達400萬噸。寶慶項目選用高參數大容量發電機組,充分利用本地優越的煤炭資源,實現“煤電一體化”,有效消除“煤”“電”矛盾。
由于寶慶電廠的兩大優勢,湖南省委、省政府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多次會見中國國電高層領導,親切關心電廠建設前期工作。對項目立項、核準工作給予了深切關懷和大力支持。2010年4月9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核準批復寶慶電廠的建設。
為了把“煤電一體化”做實,從2004年籌備建設寶慶電廠開始,煤炭開發工作一直和電廠籌建工作同步進行。2008年11月,國電湖南寶慶煤電有限公司和邵陽市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共同組建“湖南寶電煤業有限公司”,做實煤電一體化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隨后,該企業又獲得了短陂橋礦區、石下江Ⅱ井田、群力煤礦等煤礦的實際控制權,控制煤炭資源達3.4億噸。目前,群力煤礦已經正式開采,今年1至11月,開采煤炭4.6萬噸;3年內,該礦可形成15萬噸以上的產能。
2010年12月,該企業還在素有“江南煤海”之稱的貴州省,參股國電貴州公司安家寨、肖家灣兩煤礦33%,每年可獲得50萬噸的穩定燃煤供應,并以此為基礎每年組織貴州煤120萬噸。
如今的寶慶電廠建設工地,場面壯觀,雄偉大氣;工程管理秩序井然,安全文明。項目公司正和各參建單位齊心協力,為把寶慶工程建設成為“魯班工程”“樣板工程”而奮斗。
劉定軍表示,電廠兩臺機組投產后,若按照每年4500利用小時計算,年發電量將達60億千瓦時,創造產值27億元,為邵陽市每年貢獻4.2億元的地方稅收,電廠上下游產業的發展,也將進一步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黑龍江省1-11月煤炭經濟運行平穩 下一篇:山西開建一煤炭氣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