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樂江:鋼鐵業集中度提高有助國際化水平提升
來源:鋼聯資訊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鋼鐵業現在所具備的產能是前十年高速發展為背景的。隨著國家經濟調整結構的進行,鋼鐵行業此前每年兩位數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現在到了一位數,今后可能會到不增長、到零增長,接下來是負增長…
“鋼鐵業現在所具備的產能是前十年高速發展為背景的”。隨著國家經濟調整結構的進行,鋼鐵行業此前每年兩位數增長的階段已經過去,現在到了一位數,今后可能會到不增長、到零增長,接下來是負增長,“這是大勢所趨”。日前,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直言,對“賺大錢”不抱以很大的希望,鋼鐵業的微利經營階段也可能“不止是一年兩年”。
1月8日,徐樂江在第五屆國際金融市場分析年會上表示,我國鋼鐵業現在所具備的產能是前十年高速發展為背景的,隨著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以及鋼鐵下游產業的轉型發展,鋼鐵行業每年以兩位數增長的階段已經過了,“現在到了一位數,今后會到不增長、會到零,會持平一段時間,接下來是負增長,這是大勢所趨”。
徐樂江指出,在這一背景下,鋼鐵工業作為基礎原材料行業,也會步入微利經營階段,且這個階段可能“不止是一年兩年”。“至于說要賺大錢,這個時代過去了,我們不抱以很大的希望”。
另外,徐樂江還表示,鋼鐵業的兼并重組、聯合重組一定會如火如荼,可能5年以后,鋼鐵業的分布版圖會有大變化。而提高鋼鐵業集中度,建立本土市場最佳競爭力,將有助于提升鋼鐵業國際化水平。
“目前我國制造業中有200多個行業的規模已經達到了全球數量第一,如鋼鐵第一,水泥第一,汽車第一,玻璃第一。但是體量的第一并不意味著競爭力的第一。目前我國百萬噸以上規模的鋼鐵企業數量占據了全球的半數以上,但是中國鋼鐵業的集中度很低,沒有一家企業市場份額超過10%”。
據其介紹,中國企業家雜志此前曾推出2011年中國企業國際化指數排行榜,而在這個榜單的前50個國際化企業中,鋼鐵業內只有寶鋼一家入圍,且排名比較落后,僅列第25位。他認為,這一結果尷尬地顯示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鋼鐵業國際化水平落后的現狀。
他表示,中國傳統制造業的國際化水平低,而鋼鐵業在傳統制造業中更是處于相對落后的地位。據悉,2009年寶鋼曾以海外銷售收入比重、海外資產比重、海外子公司比重這三個國際通行指標,來衡量研究全球主流鋼鐵企業國際化指數,其中“國際化指數最高的達到了90%以上,而寶鋼只有7.75%。這也就是說,寶鋼的國際化程度還不到世界同行領先水平的10%”。
“中國鋼鐵業發展到這種階段,我們會加倍努力到海外布局”。對于如何提高中國鋼鐵業乃至制造業的國際化水平,徐樂江提出,除了提高行業集中度,建立本土市場的最佳競爭力外,中國制造企業要制定嚴密的國際化戰略;強化創新能力,把創新能力融入到生產、管理、銷售、服務等一系列環節中,而并不僅是簡單的技術創新;培養高素質的適應不同文化背景的國際化人才,同時要留住人才,并使人才發揮作用;將培育中國制造的世界品牌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從體制、機制上確保企業品牌意識的建立和完善,“這里的品牌不僅僅是產品品牌,也包括企業品牌和國家品牌”。
此外,他還直言,中國企業需妥善平衡“風險”與“機遇”的關系,中國企業要想取得國際化大的飛躍,貿易的風險是必須的,是要交學費的,關鍵是要有風險識別的能力。另外,“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政府主管部門應該允許企業有試錯的機會,應該允許有走向國外以后交學費的機會”。
延伸閱讀
- 上一篇:2012年中國礦業展望 下一篇:內蒙古區額濟納旗礦業權治理整頓工作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