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鐵冶金集團去年銷售收入達850億元
來源:天津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面對鋼鐵行業產能過剩、需求不旺、出口受阻的狀況,天津天鐵冶金集團積極實施低成本戰略,并突破傳統觀念束縛,大力發展非鋼產業。2011年,天鐵集團生產鐵619萬噸、鋼580萬噸、材671萬噸,完…
面對鋼鐵行業產能過剩、需求不旺、出口受阻的狀況,天津天鐵冶金集團積極實施低成本戰略,并突破傳統觀念束縛,大力發展非鋼產業。2011年,天鐵集團生產鐵619萬噸、鋼580萬噸、材671萬噸,完成工業總產值653億元,實現銷售收入850億元,利潤2.53億元;其中,非鋼產業實現利潤1.4億元,占總利潤的55.3%。
在低成本戰略實施過程中,天鐵集團圍繞成本效益,學先進找差距,走出去請進來,優化工藝路徑,提升經濟技術指標,降低生產成本和資源消耗。
——在鐵前系統,專門成立低成本冶煉攻關組,堅持“粗糧”細做、科學煉鐵,敢于打破傳統定式,圍繞優化爐料結構、提高燒結礦強度、控制能耗指標。2011年,鐵前成本比預算目標降低1.5億元。
——在鋼后系統,煉鋼廠精煉爐熱渣頂兌、轉爐白灰預融工藝國內領先,年創效1916萬元。熱軋公司停用混鐵爐,縮短工藝流程,減少了能源消耗。
——在原料采購環節,則根據市場變化,在保持渠道基礎上,講究技巧,選擇性地執行長協礦。針對長協礦優勢弱化和原料價格的不確定因素,堅持性價比最優原則,保留長協礦基本規模,擴大市場貿易礦采購份額,有效平衡、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建立了靈活的多渠道原料供應鏈。根據市場和庫存情況,制定隔月進料和運輸計劃,做到了按需運輸,降低港口和廠區庫存,減少了資金占用。
燃料采購堅持主渠道,鞏固與冀中能源、潞安礦業、山西焦煤的戰略同盟,主渠道供應量占到80%以上,采購成本保持了先進水平。
2011年,天鐵集團首次把非鋼產業提升到企業發展的戰略層面,以更寬的視野、更新的思路,盤活存量資產,向貿易、物流、發電、金融、教育、醫療、機加工、外攬工程等領域發展。
——在貿易領域,三個商貿公司堅持差異化經營戰略,研究經濟形勢,利用市場震蕩調整,捕捉商機,實現利潤6880萬元。
——在物流領域,物流公司擴大物流倉儲,對涉縣地區鋼產品銷售汽車運輸業務實施集中管理,為客戶提供第三方物流增值服務,實現利潤610萬元。
——在工程建筑領域,由于擴大自營工程和修舊利廢范圍,鼓勵橫向自營,全年共創效2008萬元。
——職工醫院提高醫療質量,增加設備設施投入,擴大醫療服務輻射范圍,實現外部收入208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