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煤炭進口國
來源:人民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日兩國日前公布的進出口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煤炭進口國。2011年,我國煤炭進口量繼續保持高位,進口總量再創近年來新高,出口逐年萎縮趨勢未改,與進口量相差日益懸…
中日兩國日前公布的進出口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煤炭進口國。
2011年,我國煤炭進口量繼續保持高位,進口總量再創近年來新高,出口逐年萎縮趨勢未改,與進口量相差日益懸殊。據海關總署統計,2011年全年共進口煤炭1.824億噸,同比增長10.8%;出口煤炭1466萬噸,下降23%;凈進口1.68億噸,增長15.2%。而日本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1-12月份,日本累計進口煤炭總量17522.3萬噸,較去年同期降5.1%。
煤炭進口呈“V”形變化
1月31日,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發布了《2011年煤炭市場供需分析》(以下簡稱“《分析》”)。《分析》認為,2011年,全國煤炭生產、運輸保持較快增長,市場需求旺盛,庫存相對充足,價格高位趨降,市場供需除南方個別地區受諸多因素影響一度出現電煤供應偏緊外,總體基本平衡。
受國際煤價波動和供需形勢變化等影響,煤炭進口2011年以來呈現出前降后升的“V”形變化。2-4月份保持大幅下滑態勢。5月份受沿海電廠加大迎峰度夏儲煤力度以及國內外煤炭價差縮小等影響,進口量扭轉了自1月份以來的負增長局面,首次出現正增長。6月份以來,進口持續快速增長,其中7月、9月和11月三次刷新單月進口歷史最高紀錄。
其中,全年最高數出現在11月份,當月進口煤炭2214萬噸,與最低月份2月676萬噸相比,勝出兩倍有余。動力煤累計進口5478萬噸,同比上漲7.2%;煉焦煤累計進口4466萬噸,同比下降5.5%;無煙煤累計進口3611萬噸,同比增加37.3%。
進口走高源自旺盛內需
《分析》認為,煤炭進口量持續高位增長的動力來自內部的強勁需求。據協會初步測算,2011年,電力、鋼鐵、建材和化工行業耗煤分別增長11.4%、6.8%、7.4%和13.5%,市場需求較為旺盛。
盡管下半年以來工業增速有所回落,但前11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仍達到14%,其中23個省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7個省份在20%以上;鹆Πl電、粗鋼和水泥三大主要用煤行業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3.9%、9.8%和17.2%,拉動了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長。
相比之下,2011年全球經濟增長疲軟,日本鋼鐵生產受到打擊,煉焦煤需求不振,加之地震和海嘯導致日本東北部重要燃煤電廠遭到破壞,1-11月日本焦煤進口下跌9.4%至6350萬噸,電煤進口略降0.4%至1.01億噸。
中商流通力生產促進中心煤炭分析師李廷向本報記者表示,由于日本煤炭需求的增長空間不大,中國2012年煤炭進口總量有望繼續領先日本。“自09年實現進口煤炭1.4噸開始,全球第一煤炭進口大國的趨勢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日本煤炭能源中心專家弘文古河也認為,中國今年仍可保持第一大煤炭進口國的位置。
廣西成煤炭第一進口口岸
煤炭進口需求在全國各口岸呈現出井噴狀態。記者從上海吳淞邊檢站獲悉,該站所轄羅涇煤炭碼頭自2011年以來,靠泊運煤外貿船舶數量不斷增長,全年有80艘次,4806.15萬噸原煤進口。其中第四季度共有44艘次運煤外貿船舶,創出單季度運煤外貿船舶進口歷史新高。
2011年,廣西口岸煤炭進口量占同期全國進口總量的15%,成為全國最大的進口口岸。據南寧海關統計,廣西口岸全年累計進口煤炭2726.9萬噸,比上年增加61.3%;貨值27.7億美元,增長88.1%;進口平均價格為101.6美元/噸,上漲16.6%。
海關人士分析認為,2011年廣西煤炭進口主要呈現3大特點:一、一般貿易方式獨占鰲頭。2011年,廣西口岸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煤炭1922.3萬噸,增加了73.1%;二、主要進口來自越南、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上述3國進口量合計占同期廣西口岸煤炭進口總量的81.2%;三、私營企業占據龍頭地位,國有企業進口量小幅增加。
據了解,廣西具備獨特的政策、港口、區位等條件,為煤炭進口提供便利。此外,越南煤炭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這些原因致使廣西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煤炭進口口岸。
2011年,我國煤炭進口量繼續保持高位,進口總量再創近年來新高,出口逐年萎縮趨勢未改,與進口量相差日益懸殊。據海關總署統計,2011年全年共進口煤炭1.824億噸,同比增長10.8%;出口煤炭1466萬噸,下降23%;凈進口1.68億噸,增長15.2%。而日本1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1-12月份,日本累計進口煤炭總量17522.3萬噸,較去年同期降5.1%。
煤炭進口呈“V”形變化
1月31日,國家發改委經濟運行調節局發布了《2011年煤炭市場供需分析》(以下簡稱“《分析》”)。《分析》認為,2011年,全國煤炭生產、運輸保持較快增長,市場需求旺盛,庫存相對充足,價格高位趨降,市場供需除南方個別地區受諸多因素影響一度出現電煤供應偏緊外,總體基本平衡。
受國際煤價波動和供需形勢變化等影響,煤炭進口2011年以來呈現出前降后升的“V”形變化。2-4月份保持大幅下滑態勢。5月份受沿海電廠加大迎峰度夏儲煤力度以及國內外煤炭價差縮小等影響,進口量扭轉了自1月份以來的負增長局面,首次出現正增長。6月份以來,進口持續快速增長,其中7月、9月和11月三次刷新單月進口歷史最高紀錄。
其中,全年最高數出現在11月份,當月進口煤炭2214萬噸,與最低月份2月676萬噸相比,勝出兩倍有余。動力煤累計進口5478萬噸,同比上漲7.2%;煉焦煤累計進口4466萬噸,同比下降5.5%;無煙煤累計進口3611萬噸,同比增加37.3%。
進口走高源自旺盛內需
《分析》認為,煤炭進口量持續高位增長的動力來自內部的強勁需求。據協會初步測算,2011年,電力、鋼鐵、建材和化工行業耗煤分別增長11.4%、6.8%、7.4%和13.5%,市場需求較為旺盛。
盡管下半年以來工業增速有所回落,但前11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同比增長仍達到14%,其中23個省份超過全國平均水平,7個省份在20%以上;鹆Πl電、粗鋼和水泥三大主要用煤行業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3.9%、9.8%和17.2%,拉動了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長。
相比之下,2011年全球經濟增長疲軟,日本鋼鐵生產受到打擊,煉焦煤需求不振,加之地震和海嘯導致日本東北部重要燃煤電廠遭到破壞,1-11月日本焦煤進口下跌9.4%至6350萬噸,電煤進口略降0.4%至1.01億噸。
中商流通力生產促進中心煤炭分析師李廷向本報記者表示,由于日本煤炭需求的增長空間不大,中國2012年煤炭進口總量有望繼續領先日本。“自09年實現進口煤炭1.4噸開始,全球第一煤炭進口大國的趨勢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日本煤炭能源中心專家弘文古河也認為,中國今年仍可保持第一大煤炭進口國的位置。
廣西成煤炭第一進口口岸
煤炭進口需求在全國各口岸呈現出井噴狀態。記者從上海吳淞邊檢站獲悉,該站所轄羅涇煤炭碼頭自2011年以來,靠泊運煤外貿船舶數量不斷增長,全年有80艘次,4806.15萬噸原煤進口。其中第四季度共有44艘次運煤外貿船舶,創出單季度運煤外貿船舶進口歷史新高。
2011年,廣西口岸煤炭進口量占同期全國進口總量的15%,成為全國最大的進口口岸。據南寧海關統計,廣西口岸全年累計進口煤炭2726.9萬噸,比上年增加61.3%;貨值27.7億美元,增長88.1%;進口平均價格為101.6美元/噸,上漲16.6%。
海關人士分析認為,2011年廣西煤炭進口主要呈現3大特點:一、一般貿易方式獨占鰲頭。2011年,廣西口岸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煤炭1922.3萬噸,增加了73.1%;二、主要進口來自越南、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上述3國進口量合計占同期廣西口岸煤炭進口總量的81.2%;三、私營企業占據龍頭地位,國有企業進口量小幅增加。
據了解,廣西具備獨特的政策、港口、區位等條件,為煤炭進口提供便利。此外,越南煤炭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這些原因致使廣西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煤炭進口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