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勘局近年來地質找礦實現重大突破
來源:國土資源部|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近幾年,地勘局成績顯著,各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干部作風有了明顯改變,找礦有了巨大的突破,機關面貌有了新的改觀。地勘局工作在全省有越來越大的影響。這是湖南省常務副省長于來山日前在省…
“近幾年,地勘局成績顯著,各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干部作風有了明顯改變,找礦有了巨大的突破,機關面貌有了新的改觀。地勘局工作在全省有越來越大的影響。”這是湖南省常務副省長于來山日前在省地勘局工作報告上作出的批示。
湖南省地勘局近年來地質找礦實現重大突破。2011年,該局承擔國家、省財政、商業性各類大型地質項目149項,完成地質調查1.16萬平方公里;新發現或進一步探明礦產地近40處,新增了一大批煤、金等礦產資源儲量;境外風險找礦涉及印尼、贊比亞等1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找礦項目17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一批新的資源基地。
服務經濟社會取得重要成效。摸清了全省鐵、鋁等19個礦種的資源家底和找礦潛力;實施的湖南巖溶流域地下水勘查與開發示范項目,解決了4萬居民飲水困難問題;在新田縣發現了占該縣總面積57%的富硒土壤,建立了富硒農產品開發基地;寧鄉灰湯經過地質技術回灌處理,地熱水日開采量由原來的2200立方米上升到4000立方米。
改革發展取得新成果。去年全局實現總收入29億元,同比增長27%;實施“十百千”人才工程,推選出6名學科帶頭人,63名首席工程師,人才實力日趨雄厚;職工生活明顯改善,職工收入進一步增長,地勘單位全部搬進市州級城市。
湖南省地勘局近年來地質找礦實現重大突破。2011年,該局承擔國家、省財政、商業性各類大型地質項目149項,完成地質調查1.16萬平方公里;新發現或進一步探明礦產地近40處,新增了一大批煤、金等礦產資源儲量;境外風險找礦涉及印尼、贊比亞等10個國家和地區,設立找礦項目17個,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一批新的資源基地。
服務經濟社會取得重要成效。摸清了全省鐵、鋁等19個礦種的資源家底和找礦潛力;實施的湖南巖溶流域地下水勘查與開發示范項目,解決了4萬居民飲水困難問題;在新田縣發現了占該縣總面積57%的富硒土壤,建立了富硒農產品開發基地;寧鄉灰湯經過地質技術回灌處理,地熱水日開采量由原來的2200立方米上升到4000立方米。
改革發展取得新成果。去年全局實現總收入29億元,同比增長27%;實施“十百千”人才工程,推選出6名學科帶頭人,63名首席工程師,人才實力日趨雄厚;職工生活明顯改善,職工收入進一步增長,地勘單位全部搬進市州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