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十二五”規劃有望上半年出臺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據證券日報報道,近日,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錢智民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王炳華同時表示,核電站項目的審批將重啟。自去年3月16日日本福島核泄漏事件后,國務院緊急啟動核電國四條…
據證券日報報道,近日,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錢智民和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王炳華同時表示,核電站項目的審批將重啟。自去年3月16日日本福島核泄漏事件后,國務院緊急啟動核電“國四條”,其中包括暫停審批核電項目,暫停審批給相關產業帶來巨大影響,一些給核電提供設備的企業效益受到了明顯的影響。此次核電審批的重啟對于國內核電企業的發展將帶來重大影響。
時隔一年,中國的核電發展終于有所回暖。日前,全國政協委員王炳華指出,中國政府會在今年恢復對國家核電站項目的審批。
與此同時,《證券日報》記者致電國家能源局內部人士,對方指出,預計今年核電“十二五”規劃能夠出臺,并且極有可能在上半年就能夠出臺。
核電“十二五”規劃年內出臺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委員、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王炳華指出,中國政府會在今年或在今年更早些時候恢復對國家核電站項目的審批。
王炳華的一句話,使得受日本大地震影響的國內核電發展在一年后終于看到了曙光,一時間核電成了媒體爭相關注的焦點。同樣受到影響,核電“十二五”規劃遲遲不能出臺,政策對核電的回暖也使得“十二五”核電規劃也不再遙遙無期。
記者致電國家能源局內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對方指出,去年規劃快出臺時發生了日本大地震,政府就延后了規劃出臺的時間。預計今年核電“十二五”規劃能夠出臺,極有可能在上半年就能夠出臺。
同時,他指出,從去年底政府就慢慢有放開核電發展的跡象。關于《核安全規劃》報告上個月就做完了,并且已經提交,但發改委和國務院提出修編意見,要求重新編寫。目前修編后的規劃還沒有出來。
針對該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也表示,由國家核安全局編制的《核安全規劃》上報后,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進一步完善補充的意見,目前正在做進一步的修改工作。
但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秦山核電站政策研究室研究員告訴記者,原來的規劃是到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接近1個億,地震發生后,國內調低了目標,調到了8000多萬。
新的核電規劃對《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進行大幅調整。根據規劃,到2015年,核電裝機規模將達到3900萬千瓦。到2020年核電裝機規劃將提高到8600萬千瓦,在建規模4000萬千瓦。從目前已經投產的1000萬千瓦提到8600萬千瓦,將近翻了8倍多。
縱觀我國核電發展歷程,從1985年開始,到2006年整整20年,一直屬于探索發展階段,發展比較平緩,2到3年才興建1到2臺機組,那時候主要還是以大亞灣、秦山為主。而秦山主要以國產研究為主,采取與國外合作的方式。
核電發展的第二個階段,就是進入2006年之后,核電進入大發展時期,國家積極發展,每年就要上馬5到10臺新的機組。第三個階段就是日本核事故之后,國家對核電的安全審批開始嚴格起來。
發展安全核電政府嚴控審批
為什么時隔一年,政府對核電的發展政策開始松動?上述秦山核電站政策研究室人員告訴記者,一來是很多項目在2011年就已經核準了,原本是要上馬7到8臺新機組的。前期經濟投入已經很大,但日本地震發生后就一直壓著,從項目投資的角度來說,這部分經濟損失會非常大。
二是國內能源還是有很大需求的,并且國家一直在裁減對環境產生很大污染的小型火電機組,而社會對能源的需求量是上升的,這樣政府的能源壓力還是很大的。
關于這個問題,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沈宏文指出,正在召開的兩會中明確提出了要將優化能源結構,推動傳統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安全高效發展核電。此外,煤炭等一線資源匱乏,市場需求旺盛,能源結構不合理,迫切需要發展核電來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的需求,以及能源結構對電網安全運行的保障程度。《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也客觀要求加大力度發展與核電相關的產業,所以當前核電審核即將放開成為了必然。
并且,“國四條”要求的對正在建設、正在運行的核電和核設施進行全面的安全大檢查,這部分工作已經完成。也為放開核電的審核提供了前提條件。
只是,今后關于核電的審批工作一定會非常嚴格。上述秦山核電站研究人員指出,今后關于核電的審批肯定要比以前謹慎的多,每年審批過關的機組肯定會下降。目前,北到遼寧,山東,南到江蘇,一直往下到廣東、海南沿海地區幾乎都有核電站的分布。核電大規模發展之后,經濟性已經非常好了,不比火電電價高。
而從技術上看核電的發展,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沈宏文告訴記者,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在發展核電的同時,鈾的開采、冶煉、濃縮、元件制造等能力已經初具規模。核電設備制造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加快發展我國核電產業是完全可能的。
那么,政府再一次放開核電發展,安全性能否保證?上述國家能源局人士告訴記者,國家已經做了充足的工作,并且像日本那樣的情況極少出現,日本的核電機組都比較陳舊,同時伴有九級大地震、海嘯。中國出現這樣的情況幾率幾乎為零。
安全之外,之所以國家繼續發展核電,最關鍵的因素之一還是核電的清潔。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沈宏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核輻射排放出微量的放射性物質,對人身體健康的影響是極小的。相比較之下,燃煤電站排放出的天然放射性物對公眾產生的輻射照射遠高于核電站。
正常情況下,煤電站排放出來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對環境產生的污染高于核電站放射性的污染。由于核電具有高效、安全、環保的特點,所以在能源發展中,核電應大力進行推廣和引導。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全國政協委員陳成秀:避免加劇鋁行業的產能過剩 下一篇:豆類市場將延續強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