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類市場將延續強勢
來源:期貨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宏觀環境逐漸企穩的情況下,豆類市場炒作焦點相對于前期已經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豆類強勢行情將以品種輪動的形式展開。進入3月份以來,內外盤豆類呈現強勢上行勢頭。筆者認為,豆類基本…
在宏觀環境逐漸企穩的情況下,豆類市場炒作焦點相對于前期已經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豆類強勢行情將以品種輪動的形式展開。
進入3月份以來,內外盤豆類呈現強勢上行勢頭。筆者認為,豆類基本面相對于前期的炒作焦點已經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在宏觀經濟逐漸企穩的情況下,豆類將延續前期強勢,行情將會以品種輪動的形式展開。
美農業部報告預留炒作空間
歷年來,3月份美國農業部報告都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報告結果對月末種植面積報告將會產生一定影響,同時提供了關于季末庫存的炒作預期。美國農業部上周五發布的報告顯示,美豆期末庫存維持2.75億蒲式耳的水平,而前期市場預測大多低于這一數字。同時,美國農業部調低巴西以及阿根廷的大豆產量至6850萬噸和4650萬噸,符合前期市場主流預期。但是報告維持中國的消費數量不變,令市場對后期消費變動預期產生一定分歧。
雖然從具體數據看本次報告并未對大豆形成直接利多,但總結歷年3月份美國月度供需報告與3月末種植面積報告之間的關系可以發現,如果3月份美國月度供需報告利多大豆,大豆價格的上行將會激發美國農場主的種植熱情,后期大豆種植面積上調的可能性將加大。而一旦3月份報告出現利空,豆價的下跌也將使3月末種植預期小于2月份的基線預測。本年度美國農業部做出了7500萬英畝的大豆種植面積預期,相比之下高盛的預期為7550萬英畝。由于本次報告利多影響低于市場預期,預計未來關于種植面積報告的炒作效應將被放大。
后期豆類有望出現輪動行情
截止到3月5日當周,國內進口大豆周均壓榨利潤為100元/噸,較前一周上漲68元/噸。國產豆壓榨利潤為-45元/噸,較前一周上漲19元/噸。進口大豆壓榨優勢明顯,消費繼續呈現擴張勢頭。前期消費回暖使油廠采購大豆步伐加快,港口庫存呈現快速下行態勢,并最終引發了豆類價格整體上行。但是觀察近期數據可以發現,港口庫存下滑速度已經趨緩,同時油廠大豆庫存開始緩慢增加,目前較2月份已經上升了50萬噸左右。油廠大豆庫存的上升說明,由于產能過剩前期壓榨企業開工率的提升已經超過了當前市場的消費速度。在消費未出現進一步擴張的情況下,油廠整體庫存已經出現一定程度的積壓。如果后期消費趨穩,市場焦點將從消費炒作轉移至種植面積的炒作上。
由歷史數據可知,自去年開始,國內大豆走勢相對于國外大豆呈現兩大特征。一是在牛市行情中內盤大豆總體以跟漲為主;二是行情往往以品種輪動的形式展開。針對本輪行情進行分析,連豆自2011年末開始企穩反彈,當時的炒作主題為南美大豆減產;而后豆粕呈現強勢,炒作焦點轉移至國內壓榨利潤回升與消費擴張上。從上周開始豆粕出現由強轉弱的勢頭,而大豆與豆油再度表現強勢,且豆油表現優于大豆。筆者認為,在后期由種植面積炒作引發的行情中,豆油與大豆的表現將會優于豆粕。
綜上所述,在美國農業部報告中性略微偏空的情況下,種植面積炒作將會獲得更大的空間并持續引發豆價上行。國內市場炒作焦點將逐步從消費預期轉移至面積炒作,后期豆油將成為豆類行情的“領頭羊”。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核電“十二五”規劃有望上半年出臺 下一篇:品種聚焦:消費淡季壓制糖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