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繼民:今年鐵礦石供需平衡 價格處于下降通道
來源:人民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鋼鐵行業是我國支柱性產業之一,鐵礦石是鋼鐵行業的糧食,它的價格牽動著經濟發展的神經。全國人大代表、首鋼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朱繼民說,這幾年隨著中國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鐵礦石已經…
鋼鐵行業是我國支柱性產業之一,鐵礦石是鋼鐵行業的“糧食”,它的價格牽動著經濟發展的神經。全國人大代表、首鋼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朱繼民說,這幾年隨著中國鋼鐵工業的快速發展,鐵礦石已經變成了重要的戰略性資源。但從今年開始,鐵礦石基本上處于供求平衡,價格也在向下降的通道方向上發展。
朱繼民認為,前幾年國際市場鐵礦石資源緊缺、價格居高不下,主要是因為中國發展速度太快,需求量太大。但這只是一個階段性的緊缺,當時我國礦山的建設沒有跟上國家鋼鐵產業的發展步伐。我國鐵礦石資源很豐富,雖然這些資源多屬于貧礦,但隨著技術進步和礦價的提高,我們國內的礦石勘察、開采的能力每年都是以20%的速度在遞增,這就逐步提高了我們滿足自己需求的比例。
“從今年開始,應該說鐵礦石的供求基本上處于平衡,而且價格也在向下降的通道方向上發展。”朱繼民說:“去年四季度以來,中國鋼鐵工業的產量增長速度下降,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全球性的鋼鐵產能增長速度下降,再加上國內外這幾年礦山建設的步伐也開始加快,今年已經見到了供求關系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我相信今后幾年這種變化就會到來,就會大量的減緩供應趨緊的態勢。”
朱繼民說,當前我國企業對國際礦石的采購自律能力還比較弱,貿易礦山數量太大,而且炒作性的因素太大,也無形當中推高了這種礦石的價格,這帶來了我們不應該看到的一些問題。他建議,政府要組織好國內企業,有序參與國際鐵礦石的采購,這才能穩定價格,避免“中國需求”對全球鐵礦石市場的沖擊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高比例甲醇汽油應用獲突破 下一篇:甲醇上行乏力 需求不足將成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