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雙雙施壓棉價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上周至今,國內外棉市在消息面因素影響下,波動加劇。ICE期棉先彈后跌,國內鄭州期棉近月價跌至20240。棉市陰霾籠罩,市場擔憂陡增。印度棉花出口禁令遭封。印度棉花出口政策的變化實質反映了…
上周至今,國內外棉市在消息面因素影響下,波動加劇。ICE期棉先彈后跌,國內鄭州期棉近月價跌至20240。棉市陰霾籠罩,市場擔憂陡增。
印度棉花出口禁令遭封。印度棉花出口政策的變化實質反映了國際棉價下跌狀態下,印度國內紡織企業對自身競爭力、資源占有量的覬覦與廣大棉農和棉花加工企業之間利益的角逐。印棉出口禁令的被廢止一方面加大了本已疲弱的國際棉價的下行壓力,另一方面也加大了近年來印棉進口數量不斷擴大的國內棉花市場的壓力,國內棉價前期初步建立的穩定局面或許將被打破。
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下滑明顯。受外部市場需求銳減影響,我國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外單減少、成本提高、利潤微薄、融資困難,生產經營遭遇困境,企業只能向國內市場尋找機會。持續十幾年主要依賴外需市場實現盈利的紡織服裝出口行業,要在短時間內完成盈利模式、盈利渠道的轉型十分艱難。
全球棉花供應寬松已成。美國農業部3月報告數據已經向市場展示了11/12年度全球和中國棉花市場的供應狀況,全球棉花庫存消費比創造了多年以來的新高,全球寬松事實已成。國內棉花供應方面,盡管因國家收儲導致市場高等級棉花減少,但收儲終歸還得放出,拋儲只是時間問題。另外本棉花年度國內產量增加,進口增速不減,國內棉花供應環境顯著不同于往年。
國內紡企生產狀況持續偏差。可以說,原料價格居高不下、外需需求減弱、內需增速下滑、人力成本上升、融資難、融資貴、產品品牌不突出等問題正在抑制當前的紡織生產。
綜上,目前棉市總體呈現供應充裕、需求不足局面。收儲暫時對國內棉價有支撐,但一旦3月底收儲結束,新收儲未開啟,4-9月政策斷檔期里國內棉市支撐將失,棉價面臨的壓力較大,某種程度上存在內外棉價聚攏可能。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電力改革下一步劍指競價上網 下一篇:寶鋼股份泰國無縫管項目獲發改委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