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元兌美元觸底反彈 大宗商品企穩提供支持
來源:匯通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周三(3月14日)紐市盤中,澳元兌美元低位反彈,目前在1.0460附近波動。3月14日,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回答有關房地產調控的提問時稱,現在房價還遠遠沒有回到合理價位。因此,調控不能放松。如果放…
周三(3月14日)紐市盤中,澳元兌美元低位反彈,目前在1.0460附近波動。
3月14日,中國總理溫家寶在回答有關房地產調控的提問時稱,現在房價還遠遠沒有回到合理價位。因此,調控不能放松。如果放松,將前功盡棄。
總理說房價要降,市場把總理的說法解讀稱短期就要房價迅速下降,中國股市走低,已經習慣與中國方面聯動的澳元持續走弱,房地產業正是維持大宗商品需求的源頭。
作為商品貨幣,支撐澳元的重要因素在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年初以來,國際原油價格節節攀升。雖然本輪上漲并不單純是由于供給面的沖擊、更大程度上來自于需求復蘇的推動,且未來是否會持續上漲也難有定論,但價格上漲對經濟增長和貨幣政策影響深遠、值得密切關注。
本輪國際原油上漲受到了來自供給面和需求面因素的共同推動:伊朗局勢緊張無疑是短期內推高國際原油價格的導火索。雖然利比亞產量正逐步恢復,但蘇丹、敘利亞和也門均由于局勢動蕩而損失了一半以上的產量,而另一方面沙特的真實產能也沒有之前想得那么高。這種背景下,全球原油供給形勢在面臨伊朗沖擊時顯得格外脆弱。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全球經濟增長基本面持續好于市場預期(尤其是美國和歐洲)無疑給國際原油價格上漲帶來了支撐,而風險偏好復蘇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北美、亞洲等地經濟體保持著較好的增長勢頭;美、歐、日等地央行各種形式的寬松貨幣政策使得國際資本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上流動性泛濫;美國能源部情報局(EIA)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全球日均石油消費量比日均產量高出約160萬桶。
全球能源需求短期內沒有逆轉勢頭,西方主要央行的寬松貨幣政策也暫無止步跡象,眼看著夏季美國能源使用高峰將至,加上中東方面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再度推升原油價格。
另外,Dealogic的數據顯示,受亞洲國家對自然資源的需求推動,今年澳大利亞的外國投資規模達到歷史第二高位。2012年前10周,來自中國和韓國的投資額占到澳大利亞外國投資總規模的一半以上。前10周流入澳大利亞的投資額共計71億澳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2.5%,僅低于2009年81億澳元的紀錄高點。
綜合看來,只要大宗商品的需求不出現類似09年的大幅滑坡,澳元的強勢就能維持。
技術上看,kd指標在各長周期均形成空頭死叉形態,表明澳元近期下行壓力較大;周圖macd指標高位接近死叉節有下破0軸跡象,若有效跌破1.03附近關鍵支撐,后市可能下探平價水平。就短線而言,小時圖進入嚴重超賣區,有向上反彈修正壓力,較近阻力在1.05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