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處于低谷期 中國化工或將抄底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探索業績增長新路中國化工官網顯示,其是中國最大的化工企業,主業是化工新材料及特種化學品、基礎化學品、石油加工及煉化產品、農用化學品、橡膠制品、化工裝備等6個業務板塊。這些主業顯示…
探索業績增長新路
中國化工官網顯示,其是中國最大的化工企業,主業是化工新材料及特種化學品、基礎化學品、石油加工及煉化產品、農用化學品、橡膠制品、化工裝備等6個業務板塊。這些主業顯示,目前中國化工與光伏產業少有關聯。
為何中國化工要如此大規模進軍光伏產業?3月13日,記者多次聯系中國化工新聞發言人,其手機處于關機狀態。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沈宏認為,目前光伏產業處于發展低谷,多晶硅、光伏組件等產品價格較低,進入門檻大幅下降,中國化工希望憑借自身實力抄底光伏產業。
ChinaVenture投中集團分析師李玲也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目前整個光伏行業正處于低谷期,產業鏈上游產品的價格比較低,中國化工此時進行整合成本較低,是很好的介入機會。”
同時,沈宏向本報記者表示,在國際原油價格節節攀升的背景下,中國化工的成本出現大幅上升,而投資光伏產業則為中國化工的業績增長提供了一條新的出路。
李玲認為,在國內能源供需矛盾越來越嚴重和電力需求上升的情況下,光伏發電在減輕環境污染、調整能源結構等方面作用突出,因此從長遠來看,光伏行業的前景仍值得期待。中國化工想借此機會進軍光伏行業,優化公司的產業結構,實現公司未來多元化發展。
據報道,中國化工進軍光伏產業得到了國資委的支持,組建航母級光伏企業是中國化工集團“十二五”發展規劃的一部分。
促進產業整合和洗牌
目前,我國光伏產業競爭激烈,產業鏈各環節的利潤都在降低。去年美國部分企業對中國光伏行業發起的“雙反”調查,也給光伏產業帶來了陣陣寒意。此時中國化工大范圍進入光伏產業,風險和挑戰也是不言而喻的。
李玲告訴本報記者,光伏產業鏈包括多晶硅原料生產、硅片硅錠生產、太陽能電池制造、組件封裝、光伏產品生產和光伏發電系統等環節,各個環節的技術和設備都有所不同。目前整個光伏行業處于產能過剩的狀態,重點上市公司均處于虧損狀態,此輪行業周期調整可能還要延續一段時間,預計兩年后能有所好轉。光伏產業對于中國化工來說畢竟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因此中國化工進軍光伏全產業鏈存在一定的風險。
沈宏文認為,目前光伏產業處于發展低谷,并購相關民營企業的成本已經大幅下滑。對具有雄厚資金實力和國企背景的中國化工來說,建立覆蓋全產業鏈的光伏業務并非不可能,對相關民營企業的并購更非難題。但是在光伏產業景氣度不足,在多晶硅和光伏組件量價齊跌的市場環境下,中國化工如何盈利才是真正的困難和風險。相對于尚德、英利、保利協鑫等龍頭企業而言,中國化工在光伏產業的競爭力明顯不足。
中國化工打造的將是一個覆蓋光伏全產業鏈的航母級企業,并會對民營企業進行并購。沈宏文認為,這將進一步促進光伏產業的整合和洗牌。擁有國企背景和強大實力的中國化工進入光伏產業,將會掀起光伏產業新一輪的并購潮,推動光伏產業上下游產業的一體化發展,行業競爭將會進一步加劇。
沈宏文預測,“重量級選手”中國化工的加入無疑讓本已十分慘烈的光伏市場陷入更加激烈的競爭中,多晶硅和光伏組件價格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
李玲告訴本報記者,國資主導的航母企業有利于維持整個行業的穩定、提升我國光伏企業在世界的影響力,對盡快打開國內光伏市場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競爭性行業有大型國企進入,未來有可能形成壟斷的格局,損害相關民營企業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