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聚集鄭棉后市堪憂
來源:期貨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棉花目前有國儲收購價保護,是出于提高棉農種植積極性和保障新年度市場供給需求的目的。在供給較為寬松和外圍需求減弱的背景下,棉價走高仍有賴于國內需求有效啟動和全球經濟復蘇。溫總理強調…
棉花目前有國儲收購價保護,是出于提高棉農種植積極性和保障新年度市場供給需求的目的。在供給較為寬松和外圍需求減弱的背景下,棉價走高仍有賴于國內需求有效啟動和全球經濟復蘇。
溫總理強調對房地產調控政策不放松,導致市場利空情緒上升,商品市場整體陷入振蕩格局。印度政府3月12日取消棉花出口禁令,美國農業部3月棉花供需報告利空,國內2月份服裝紡織品出口明顯下滑等利空聚集,鄭棉雖有20400元/噸國儲收儲價支撐,但后市堪憂。
棉花弱勢格局不變
3月上旬印度棉花出口政策朝令夕改,加劇了棉花市場的波動風險。2011年下半年至今,國內從印度進口棉花的數量明顯增加,印度已超過美國成為中國棉花進口的第一大來源國。3月12日,印度政府取消棉花出口禁令,鄭棉隨之掉頭下行,主力合約受均線組合壓制。總體上,鄭棉弱勢格局不變。
供給壓力凸顯,壓制棉市
近期,美國3月供需報告將2011/2012年度中國棉花期末庫存大幅上調43.5萬噸,進口上調32.7萬噸,消費下調10.9萬噸,產量預估維持在729萬噸。供需報告利空,市場供大于求壓力進一步加大。同時,末摩根士丹利將2011/2012年度棉花價格預估從每磅1美元下調至90美分,主要出于對市場需求疲弱的考慮。鄭棉去年底至今振蕩上行,主要得益于國儲收購價的支撐,而新年度收儲價提高600元/噸,更是鎖定棉價的下行空間。但是在供大于求壓力明顯的背景下,鄭棉上行空間受到抑制。
紡織品出口下滑,棉花上漲乏力
目前市場逐步進入新棉花播種期,前期國家提高收儲價格至20400元/噸,更多是出于提高棉農植棉積極性和保障下年度市場供棉的目的。但美債、歐債經濟下行后對國內紡織品進口需求減少的影響仍在。據海關數據顯示,2月份,國內出口紡織品服裝約97.12億美元,同比減少7.01%,環比減少54.87%。紡織品服裝出口下滑勢頭明顯,從而抑制了棉花的下游需求。
存款準備金率雖再度下調,且兩會召開期間市場對貨幣政策有望松動普遍樂觀,目前抑制棉價上漲的根本因素是內外市場需求減少。內需雖可通過貨幣政策調整和市場刺激擴大,但外需并非國內貨幣政策可以直接影響。在內外需求明顯好轉前,棉花雖有國儲收購價托市振蕩走高,但并不存在大漲的基礎。商品市場一旦出現利空信號,棉價弱勢走勢仍將顯現。
綜上所述,兩會對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下調至7.5%,預示著大宗商品價格重心將有所下調。棉花目前有國儲收購價保護,是出于提高棉農種植積極性和保障新年度市場供給需求的目的。在供給較為寬松和外圍需求減弱的背景下,棉價走高仍有賴于國內需求有效啟動和全球經濟的復蘇。短期在內外利空因素聚集的壓力下,鄭棉前景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