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種聚焦:油脂 回調壓力漸增
來源:期貨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南美大豆預估大幅減產,導致本年度全球油籽產量預估下降,給予油脂長線利多支撐。不過,隨著近期市場利多充分消化,本周油脂漲幅放緩,技術上存在調整需求。全球油籽預估減產支撐油脂USDA3月…
南美大豆預估大幅減產,導致本年度全球油籽產量預估下降,給予油脂長線利多支撐。不過,隨著近期市場利多充分消化,本周油脂漲幅放緩,技術上存在調整需求。
全球油籽預估減產支撐油脂
USDA3月供需報告顯示,2011/2012年度全球油籽產量預估值為44573萬噸,較上月預估下降675萬噸,較上年度下降929萬噸。其中,油菜籽產量預估為6033萬噸,較上月預估下調50萬噸,較上年度下降17萬噸。棕櫚仁及小品種棉籽、葵花籽等產量預估略有增加,但仍難彌補全球油籽預估下調的產量。
CFTC持倉顯示,近兩個月CBOT豆類期貨期權凈多持倉明顯增加,強勢扭轉凈空狀態。在南美大豆收獲上市、美國大豆進入種植天氣炒作之前,基金逢低做多的積極性較強,這給美豆類市場提供利多支撐。
另外,全球植物油庫存消費比處于歷史低位,國際棕櫚油積極跟隨豆油、菜籽油穩中趨強。國際油籽走強,對國內油脂形成利多支撐。因此,全球油籽供需偏緊,支撐油脂中長期振蕩上行。
利多消化充分,短線回調壓力增加
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量超預期,或令價格承壓。雖船運機構ITS顯示,3月1—15日馬棕櫚油出口較上月同期增加37.1%至69.8萬噸,出口好轉。但隨著棕櫚油低產期結束,3月份產量或增加。因此,3月份棕櫚油市場仍處于高庫存與消費回暖的博弈期,高庫存對價格仍有壓制。
在國內進口大豆壓榨利潤好轉的帶動下,3月份國內大豆進口有望回暖。隨著豆油消費淡季的來臨,豆油庫存量的回升或消弱進口成本的支撐力度。
綜上所述,在消化利好之后,油脂市場短期回調壓力漸增。趨勢性投資者不宜盲目重倉追多,待價格回調逢低介入,或價格繼續突破上行時再加倉多單。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利空聚集鄭棉后市堪憂 下一篇:寒冬中的鋼貿基層從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