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完整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日本,内射女校花一区二区三区,年轻丰满的继牳4伦理

#
客服熱線:0311-85395669
資訊電話:
139-32128-146
152-30111-569
客服電話:
0311-85395669
指標

能源大省謀劃卸“高碳” 陜西籌劃九大輸電通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瀏覽:|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作為能源大省,陜西的低碳轉型顯然具有標桿意義。我們較早地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批復。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發改委主任祝作利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希望我們努力將陜西省建設成為西北內陸地…

作為能源大省,陜西的低碳轉型顯然具有標桿意義。

“我們較早地得到了國家發改委的批復。”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發改委主任祝作利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希望我們努力將陜西省建設成為西北內陸地區綠色低碳發展的示范省區。”

《陜西省低碳試點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在今年2月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的批復

根據《方案》,陜西確定了“十二五”低碳發展的目標,即到2015年,實現單位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10年降低16%,單位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降低17%;服務業占生產總值比重由目前的36.2%提高到42%左右;森林覆蓋率達到4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0%左右。

對于如何完成上述目標,陜西政策制定者們已設定了線路圖,即優化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調整、建筑交通節能、創新低碳技術、低碳發展政策支撐體系等多領域探索,而踐行的先行主體是市縣、園區、企業三個層面的27個低碳試點。

27個低碳試點重在打基礎

沒有這些措施做支撐,它們完不成你又能拿它怎么樣?

《21世紀》:您認為《實施方案》有哪些特點?

祝作利:我們方案的根本特點是從省情出發。5個省級國家低碳試點中,只有陜西是能源大省,而能源大省做低碳試點,本身就是一個挑戰,難度很大,但是我們堅定不移,走低碳發展的道路。從2011年節能指標完成情況來看,全國萬元GDP能耗強度下降2.01%,但是陜西能耗強度下降3.56%,超額完成了年度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5%的目標,實現“十二五”節能降耗的良好開局。

這是很不容易的,我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2011年第一季度和半年快將結束的時候,我們對部分市進行了黃牌警告,關停了部分高耗能企業。去年我們的GPD增速為13.9%,增速還是比較高。

我們的探索,對西部能源資源大省具有直接的借鑒參考意義。

《21世紀》:陜西在省內確定了哪些低碳試點?

祝作利:我們在統籌考慮全省各地申報情況、工作基礎和試點布局的代表性基礎上,確定了27家單位為首批省級低碳試點單位。其中,低碳市、縣7個,包括渭南市、鳳縣、彬縣、安塞縣、靖邊縣、西鄉縣、鎮安縣;低碳園區有5個,包括西安浐灞生態區、西安市大興新區、商丹循環工業經濟園區、寶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榆橫工業園區;低碳企業有15家,包括陜西重型汽車有限責任公司、青島啤酒西安漢斯集團有限公司、榆林云化綠能有限公司、延長油田股份有限公司等。

《21世紀》:上述三類試點類型的試點內容都有哪些要求?

祝作利:就市、縣而言,各地都在編制相關規劃,我們希望他們能構建低碳產業體系,支持低碳企業和項目建設,同時推進交通、建筑領域節能,增強森林碳匯,并倡導和推廣低碳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找出符合自己實際的特點發展之路。

就低碳園區而言,主要是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技術,延長其產業鏈。

再者,低碳企業,我們要求它們向低碳技術研發、低碳產品生產和產業鏈延伸。在低碳技術方面,試點企業加快技術改造,新上項目采用先進技術,比如我們新建的電廠、煤化工項目采用的技術都是最好的。比如,在煤制烯烴技術領域,我們自主研發的MTO和DMTO技術處于世界先進之列。

《21世紀》:對上述三類試點,在減碳方面有沒有量化的要求?

祝作利:會有量化的指標,但這些指標是參考性的。我們主要是希望省內低碳試點打好基礎,從設備、技術、工藝流程來下功夫,否則你單是給它們一個指標,而沒有這些措施做支撐,它們完不成你又能拿它怎么樣?實際上,我們在低碳基礎建設上的努力,現在已經見效了。2011年節能任務能超額完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依賴這些。

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壓力大

切實控制新建項目的能源消耗量。

《21世紀》:《方案》也提出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陜西目前有沒有測算出“十二五”的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目標?

祝作利:2011年陜西省能源生產總量3.7948億噸標煤,同比增長14.6%,能源消費總量5914.37萬噸標煤,同比增長9.9%,消費總量增長大大低于生產總量增長,這說明陜西的能源是服務于全國的。

盡管如此,我們為了應對國家能耗控制制度,已在省發改委成立了能源消費總量控制辦公室,專門負責研究全省能耗總量控制政策,組織實施能源總量控制工作。目前,我們正在省內開展全省能耗總量調查,即為下一步實施能控工作做基礎。至于說具體目標,要等國家批準之后才能公布。

總體來說,陜西要在“十二五”跨越式發展,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壓力很大。

《21世紀》:為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計劃采取哪些措施?

祝作利:首先,我認為,應當嚴格落實能評制度,嚴把項目審批、核準、備案關口,對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在項目備案、核準、審批前進行項目的節能評估和審查,切實控制新建項目的能源消耗量。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確保能評的公正性、公平性,能評費用是由政府來承擔的,這樣也不會增加企業的負擔。

再者,我們會積極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繼續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力度,促進高耗能行業的結構調整和優化,并大力發展裝備制造、高新技術和新興服務業,提高低耗能產業的比重。

籌劃九大輸電出口

由于各方對特高壓的認識很不一致,所以進展緩慢。

《21世紀》:2011年陜西的煤炭產量突破4億噸,達到4.05億噸,同比增產4234萬噸、增長11.7%。占全國煤炭產量的10.8%,居全國第三。由外輸煤變為外送電的低碳轉型中,陜西有哪些規劃?

祝作利:陜西去年生產了4.1億噸煤,其中有3億噸是外運的。外運的經濟成本很大,而且造成了鐵路、公路運輸的緊張。大部分是靠公路運輸的,有人說公路運輸是用精品面粉運雜糧,燒的是汽油,運的是煤,結果是造成了陜北到山西的嚴重堵塞。

在“十二五”期間,除了蒙西到華中的運煤通道鐵路建設之外,主要還是要變輸煤為送電。目前陜西已規劃了一批坑口電廠來實現煤電一體化,改輸煤為送電,更好地為全國大局服務。具體在輸電通路上有三個“三個出口”。

第一個“三個出口”是,現有的出口,包括從陜北到河北的河北南網、從關中到河南靈寶的華中電網,從寶雞方向通過四川德陽的華中電網。但是這三個出口,是容量太小、負荷太低。

第二個“三個出口”是,國家電網公司給我們規定的三個特高壓輸電線路,包括陜西到山東濰坊、從陜西到江蘇連云港、從陜西到湖南長沙,F在還沒有立項,只是規劃。由于各方對特高壓的認識很不一致,所以進展緩慢。

最后一個“三個出口”,就是我們與其他地區嘗試的新的合作模式,包括安康電廠向重慶、商洛電廠向湖北、漢中電廠向四川直接輸電。其中,和重慶、湖北的合作已經談好了,和四川的合作還在聯系。通過直接向這三個合作地區供電,不需要特高壓線路,只需對現有的輸電線路進行改造、擴容和提升即可。

總之,我們計劃主要通過上述九個出口,增強外送電的能力。

《21世紀》:假如陜西全部將輸煤變為送電,有哪些收益?

祝作利:這種轉變是低碳的,同時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算法。根據山西的算法,輸煤和送電對GDP的貢獻是1:6,對就業的貢獻是1:2。而我們的算法是,一噸煤轉化為電外送,可以增加1倍的工業增加值,如果將陜西外輸原煤全部轉化為電的外送,那么每年可增加約600億的生產總值、提供約46萬個就業崗位,增加約3500億元的投資。

醞釀黃河引水工程規劃

省長也提出來,要以水定項目。

《21世紀》:能源化工產業是陜西的第一大產業,但是這一產業對水資源要求多,而目前的水資源日益緊缺,陜西計劃如何化解水資源的供需矛盾?

祝作利:這個確實是一個大問題,省長也提出來,要以水定項目。如果單靠現在的水資源肯定對能源化工項目有很大制約。通過水庫建設是解決途徑之一。

實際上,我們這幾年已經加快了水庫建設。王圪堵、南溝門、亭口、東莊等4座大型水庫被列入國家發改委、水利部印發的《全國大型水庫建設規劃(2008-2012年)》中。目前,王圪堵水庫大壩已經建起來了。

第二個途徑是,黃河引水。實際上陜西這么多年沒有用黃河水,或者說用得很少,原來分配的指標根本就沒用完,所以還是要加快黃河引水的建設。

第三,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加快省內的南水北調,把漢江的水引到渭河來,緩解關中的用水矛盾,把關中用黃河水的指標置換出來用到上游去。

最后,更重要的是要大力推進節水,節水現在做得還不夠,潛力很大。

《21世紀》:黃河引水的成本多高?現在有沒有具體規劃?

祝作利:現在主要是使用水庫的水,所以黃河引水的工程還沒做,也就無法說其成本。但是我們也會加快黃河引水工程,榆林、延安、渭南都要引黃河的水。

那么怎么分配,這就要統一做規劃。因此,我們正在編制陜西黃河引水“十二五”規劃。 

延伸閱讀
上一篇:高油價催熱石油裝備市場 
下一篇:俄羅斯入世對有色金屬等行業將長期向好
分享到:
[騰訊]
關鍵字:能源 大省 謀劃

鋼廠動態排行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溪县| 八宿县| 都安| 秀山| 仙桃市| 大庆市| 永年县| 南郑县| 衡水市| 丰都县| 兰西县| 寿光市| 郯城县| 临朐县| 济南市| 南平市| 龙山县| 扬州市| 南江县| 正安县| 九台市| 临清市| 广西| 潍坊市| 西宁市| 汤原县| 德庆县| 都江堰市| 杭锦旗| 南召县| 扶沟县| 洞口县| 屏边| 霍山县| 广东省| 宿迁市| 永寿县| 武宁县| 景泰县| 西青区| 宜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