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儲末期鄭棉弱勢探底
來源:期貨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如果后期國內棉花消費情況還未見好轉,那么國內巨大的商業庫存以及國儲庫存將對棉價產生巨大壓力。雖然美棉近期出現探底回升走勢,但國內鄭棉走勢卻不盡如人意。鄭棉現階段面臨收儲結束、進口…
如果后期國內棉花消費情況還未見好轉,那么國內巨大的商業庫存以及國儲庫存將對棉價產生巨大壓力。
雖然美棉近期出現探底回升走勢,但國內鄭棉走勢卻不盡如人意。鄭棉現階段面臨收儲結束、進口棉沖擊等利空,消費旺季能否如期啟動還存在不確定性,因此,短期鄭棉或將延續弱勢探底走勢。
收儲進入尾聲,政策支撐減弱
截至3月19日,國內棉花收儲累計成交2938650噸。此次棉花收儲從2011年9月1日開始,到今年3月底結束,目前僅余下10個工作日。按照近期日均收儲棉花約2萬噸計算,到3月底收儲量將在315萬—320萬噸。目前現貨市場棉花消費還未完全啟動,棉企通過交儲來完成資金周轉。如今2011年收儲進入尾聲,2012年棉花收儲到2012年9月才啟動,此間的空擋期無疑讓棉價少了一層政策保護,因此,近期中國棉花328級指數出現持續回落現象。
從新年度收儲政策來看,雖然收儲價格從19800元/噸上調為20400元/噸,并且收儲等級也有所放寬,從長遠來看,國家抬高棉價底部意圖明顯,但短期來看,收儲僅針對2012年的新棉,那么就意味著鄭棉1211及之后的合約才是新年收儲政策保護的對象。因此,隨著2011年棉花收儲的結束,現貨棉價或將再次走弱。
旺季不旺,棉企去庫存緩慢
3月后棉花市場進入消費旺季,但是目前紡織企業需求依舊不旺,絕大多數的棉花企業依舊通過交儲來消化高質量的棉花庫存,低等級棉滯銷較為明顯。這也導致了棉花企業庫存消化遲緩。目前收儲臨近結束,但缺乏銷路的紡織企業補庫意愿依舊較低。據調查,42%的企業存棉量在500—1000噸,較上月增加了1%;16%的企業存棉量在200—500噸,與上月持平;19%的企業存棉量在200噸以下,較上月增加了4%;12%的企業存棉量在1000—2000噸,較上月減少了3%;11%的企業存棉量在2000噸以上,較上月減少了2%。
此外,中國棉花信息網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2月底,國內棉花商業庫存總量為343萬噸,較上月底的325萬噸增加18萬噸。如果后期國內棉花消費情況還未見好轉,那么國內巨大的商業庫存以及國儲庫存將對棉價產生巨大的壓力。
低廉進口棉繼續沖擊國內市場
新年度國內棉花依舊存在約300萬噸的缺口,因此,國內棉對美棉的依存度增大。數據顯示,2012年2月,我國進口棉花61.60萬噸,同比增加43.18萬噸,增幅為234.4%。2012年1—2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94.25萬噸,同比增加63.8%。經歷印度棉出口風波以及美國農業部3月報告調增全球棉花庫存量后,美棉持續走低至87—89美分,導致內外價差進一步擴大至3000元/噸以上。棉價內高外低無疑將削弱下游紡織企業的競爭力,也使得現貨市場焦點轉向進口棉配額。
目前,國內1%關稅內棉花進口配額依舊在89.4萬噸。滑準稅配額方面,早在今年1月,在內外棉價差在3000元/噸以上時,國家已經發放110萬噸滑準稅配額。從時間周期來看,3、4月傳統消息旺季也是歷年國家發放棉花進口配額的高峰期。而目前內外棉價差距已經拉大至3000元/噸以上,因此,近期國家增發滑準稅進口配額的可能性加大。若滑準稅配額較早、較快發放,將使鄭棉面臨較大現貨盤壓力。
綜上,收儲結束后,消費情況以及后期配額發放的數量和節奏將成為主導鄭棉走勢的關鍵因素。短期內美棉的觸底反彈將給鄭棉一定支持,但由于內外棉價差依舊較大,恐難以成為鄭棉反彈的堅實理由。從盤面看,上周五鄭商所下調棉花保證金,使得鄭棉日內交易活躍度增加。鄭棉1209合約形態上保持偏空格局,下方21200—21300元/噸或將成為階段性底部,但短期依舊不具備強勢反彈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