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調油價反應“克制” 汽柴油批發價未現大幅上漲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市場早就有汽柴油價很可能在兩會后提高的傳聞,兩大石油公司的批發企業都在1到2個月內不斷提升汽柴油批發價格,現已到了高位汽柴油又漲價了!這一回是每噸提高600元,也是1年零9個月來我國零…
市場早就有汽柴油價很可能在“兩會”后提高的傳聞,兩大石油公司的批發企業都在1到2個月內不斷提升汽柴油批發價格,現已到了高位
汽柴油又漲價了!這一回是每噸提高600元,也是1年零9個月來我國零售價提高9次之后的最高漲幅。不過,由于早有預期,許多城市的汽油批發價并未同步上揚,一些加油站也沒有急于進汽油,反而在等待批發價格的回落。
批發價并未大漲
《第一財經日報》昨天從上海、福州、廈門、泉州、廣州、深圳、東莞、海南地區等地的石化企業及相關能源咨詢機構了解到,只有海南中石化對93號汽油的批發價提高了436元/噸,東莞及廣州等中石化公司的提價幅度為300元、618元/噸,其余市場并沒有大漲。
上海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公司上月的93號汽油批發均價為9764元/噸和9997元/噸,而3月20日國家宣布提高汽柴油零售價之后,中石油在上海的批發價僅上揚了每噸36元,提至9800元/噸,而中石化則維持了3月14日的報價10100元/噸。
在廈門,兩大石油公司的汽油報價雖為9618元/噸,略微比上個月的均價9542元/噸有所上揚,但仍然有20元到50元/噸的優惠。
一位從事加油站零售業務的某石油公司高層向記者說道,提價前期,市場早就有汽柴油價很可能在“兩會”后提高的傳聞,兩大石油公司的批發企業都在1到2個月內不斷提升汽柴油批發價格,現已到了高位。若國家這次宣布提高600元/噸且批發價再跟漲的話,下游零售加油站是不會采購的。
今年1月下旬,93號汽油批發價在上海市場報價為9600元/噸,而3月7日,上海中石化和中石油的93號汽油批發報價為9800元~9900元,現在中石化每噸則破萬元。
前述高層說,在發改委3月19日晚間宣布提價這天的早晨,已有石油公司對上海的汽柴油批發價提高200元/噸,但下游零售企業響應的并不多。
“大部分零售公司都會在每個月的月初采購幾千噸,以供一個月左右的銷售用。而現在到了一個月的中旬,很多零售加油站的油庫還是有庫存的,沒有必要再向批發商采購。再說了,現在一些零售加油站也有其他渠道獲得社會企業提供的汽柴油,價格還比中石油及中石化低。這些情況下,兩大公司的批發價也不會完全跟漲國家零售調價政策。”
其指出,目前市場上也有“調和成品油”,這種產品比中石化、中石油的正規汽柴油價要低200~500元/噸不等,在政府不嚴格盤查及庫存周轉快等兩大因素作用下,調和油也是有較強需求的。
零售促銷仍在進行
在國家漲價之后,各零售加油站的情況如何呢?
3月19日晚間,聞風而來的車主們蜂擁在各地加油站加油,排隊長龍的畫面在微博及網站上隨處可見。上海虹口區中石化第十一號加油站從晚上7點到12點就賣出了1.5萬升的汽柴油,而平時只有5000到6000升。
在國家提價后,3月20日,上海的93號汽油從7.79元/升的最高零售價漲到了8.27元/升。而97號汽油、0號柴油也分別上漲至每升8.8元和8.19元。不過,上海靜安區的一處加油站昨日則把93號汽油、97號汽油分別標到8元/升和8.7元/升,雖然有所提高,但仍比最高零售價要便宜0.27元和0.1元。在盧灣區的開成加油站,其93號、97號汽油零售價也分別為8.22元和8.75元,略有優惠。
“有優惠當然是因為能有更多客戶前來,”前述靜安區加油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段時間以來,每天的汽柴油銷量約是50噸,那么一個月就是1500噸左右,但是這一數字已經比去年同期有所降低了。現在市場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好。”
他還表示,作為一家合資加油站,他們肯定很難與兩大石油公司的加油站競爭。現在為了能搶奪市場,兩大公司一般會拿出某個地區總油站數量的6%到8%左右降價,從而提高其銷量。
“加油工的工資基本是這樣算的:有一個基本工資底薪,每有一升油的加油量,就會有1分錢的獎金,如果一天是10000升,那么一天獎金就是100元,其實也不是很多了。所以,各個加油站的負責人也希望能通過降價促銷、提升銷量,為員工爭取到更多的獎金。”
有人歡喜有人憂
汽柴油調價的最大受益者就是煉油企業了。
據中投證券測算,目前600元/噸零售價上漲后,對應油價為110美元左右。煉油公司可能會在1個月內進入盈利階段,但預計4月中旬后會再度虧損3到4美元/噸。
國金證券研究員劉波則向記者表示,這次調價幅度較大,可能是政府考慮到下一階段要推出微調后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如果調整得不夠到位,那么推出新機制將會顯得有些困難。坊間傳聞的微調機制內容為:調價參考時間段從22個工作日縮短為10天,并可能會改動“三地原油均價變化率為4%”的百分比。
而對更多用戶而言,汽柴油的漲價令他們壓力倍增。
國內五大民營快遞巨頭之一——中通速遞負責運營的副總裁徐建國用嘆氣來表達對油價上調的無奈心情。徐建國告訴本報記者,由于中通目前的大部分車輛使用柴油,部分車輛使用93號汽油,此次發改委再次上調油價,中通的車輛每公里平均增加的成本在11元錢左右,“對于跑1000公里以內的車輛來說,一個月要增加3000多元錢的燃油成本,而對于跑上海到昆明等長線的車輛來說,一個月增加的成本可能要上萬。”
“為了保證公司合理的利潤空間和長期經營,油價上調后,每家公司只能寄望于提價消化成本,”國內另一家快遞公司的內部管理層告訴記者,“這樣的后果也造成,每家企業都是在低利潤率甚至是虧損邊緣運營。”
一位健身房的員工拿著柴油桶前來加油,“以前是150元能把三桶加滿,現在450元都加不滿,差不多要500元才行。”
兩位出租車車主也怨氣一片:“按照先前7.83元/升的油價來算的話,需要313.2元,而現在8.27元的話,則需要330.8元。每天的油費將會漲17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