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上漲提高油企積極性 避免大規模爆發油荒
來源:中國產經新聞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40天前上調的油價,民眾剛剛消化,油價又漲了,并再次刷新了歷史最高紀錄,正式邁入8時代。受國際油價的影響,發改委宣布,從3月20日零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上調600元/噸。調價后,北京地區9…
40天前上調的油價,民眾剛剛消化,油價又漲了,并再次刷新了歷史最高紀錄,正式邁入“8時代”。受國際油價的影響,發改委宣布,從3月20日零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上調600元/噸。調價后,北京地區93號汽油最高零售價首度“破8”,達8.33元/升。
油價已“破8”,“9時代”還會遠嗎?對于很多人心中的疑問,專家表示并不要太擔心。
“受伊朗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市場存在供給壓力,未來走勢仍充滿不確定性。一旦局勢失控,國際油價可能再次大幅上漲,上漲到130美元和150美元都是有可能的。”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按照目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國內油價會跟進,但從另一方面來看,考慮到老百姓的承受能力,油價跟進的速度以及漲幅將會打折。林伯強分析說,“油價在8元區間還有上漲空間,但漲到9元/升就會非常困難了。”
毋容置疑,煉廠和加油站是成品油價格上調的直接受益者。據了解,進入3月份,國際油價持續高漲、國內成品油價格“按兵不動”,多家煉廠和地方民營煉廠都陷入不同程度的虧損。
“而此次調價后,部分煉廠再扭虧為盈。”能源事業部成品油分析師胡慧春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上調600元/噸略超市場預期,大幅上漲有望令中石油、中石化煉油板塊扭虧為盈,并極大提高它們銷售板塊的積極性。
有分析人士指出,按照中國2011年成品油表觀消費量2.43億噸來計算,此次調價將為中石油和中石化兩桶油增收1468億元!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煉廠和“兩桶油”成功扭虧后,將會提高企業生產和銷售的積極性,對后期保障國內春耕用油穩定有著積極作用。
每年的三四月份,隨著春耕的陸續啟動、基建工程的陸續開工、煉廠檢修旺季的到來以及各地市場上人為地惜售行為,我國無一例外地都會上演油荒的鬧劇。
而胡慧春表示,根據他們的預計,今年大規模爆發油荒的可能性不大,為了穩定市場價格,今年中石油和中石化會采取及時供銷的手段來保證市場上的供應。“油價上漲,會促使貿易商加大供給,從而帶來價格下跌的壓力,為了控制市場投放量,‘兩桶油’到時會控制每天的出庫量。”
加之前兩個月,市場上成品油油價再度上調預期濃厚,市場參與者囤貨、惜售、“賭漲價”的行為比較普遍,“銷售任務完成不好,預計近期不大可能出現惜售的情況。”胡慧春說道。
此外,此次油價上漲對中國通脹及經濟增長的影響是不容小覷的。成品油作為交通運輸的根本,其將直接影響到各行各業的物流成本,包括食品。保守來看,成品油價格上漲對CPI的影響應該是接近0.08%,而從其滯后性及傳導性來看,成品油價格上調最終對CPI的影響理論上說將超過0.1%。
對此,林伯強也表示,“油價對通脹影響不大,至少短期如此。因為油占到中國能源結構的比例還是很小的。但是中期會通過比如抬升交通成本的方式,最終影響到CPI的整體水平。本次油價上漲帶來的CPI變化,將在5~6月開始顯現。”
因此,林伯強建議,在油價上漲時,我國有關部門要給農業、出租車、交通等特殊群體補貼。其實,有關這方面的工作我國相關部門已有部署。早在3月17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河南省農村考察期間,針對國際油價波動幅度較大的問題,向農民表示如果油價提高,政府準備給予農民直接補貼。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近日表示,此次油價上調后,國家將按照已建立的石油價格補貼機制,在出租車運價調整前給予臨時補貼,每月補貼3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