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赴澳開礦購礦成本均面臨上漲
來源:北京商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經過各方長時間的博弈,飽受爭議的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租賃稅2011》(以下簡稱礦產稅)將在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屆時,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將向年利潤超過7500萬澳元的煤和鐵礦石企業征收稅,稅率…
經過各方長時間的博弈,飽受爭議的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租賃稅2011》(以下簡稱“礦產稅”)將在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屆時,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將向年利潤超過7500萬澳元的煤和鐵礦石企業征收稅,稅率為利潤的30%。業內普遍認為,這也意味著中國投資與購買澳礦時可能面臨更高的成本壓力。
根據估算,上述新稅法將影響包括澳洲礦業巨擘必和必拓、力拓等眾多企業,在實施的前三年內將為該國帶來106億澳元(112億美元)收入。澳大利亞政府承諾,將把這些收入用于充實養老金、對其他經濟部門減稅以及扶持中小企業等。針對此事,力拓公司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力拓主要的礦業運營都在澳大利亞,但現在難以準確預測礦產稅帶來的稅務負擔,因為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商品價格和匯率。
國外媒體評論,新礦產稅是澳洲總理吉拉德及其少數派政府取得的一場重大勝利。此前,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因在2010年力推“資源超級利潤稅”而被迫下臺,所以外界一直認為,代替超級利潤稅的礦產稅,對于吉拉德政府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
除了在當地傳出反對聲音外,國際鐵礦石買家以及投資者對新稅法也頗為不滿。一位業內專家指出,在中國進口的鐵礦石中,約40%來自于澳洲,此次礦產稅對中國鋼鐵業影響較為負面。蘭格鋼鐵分析師張琳也表示,現在我國鋼鐵企業進口鐵礦石對外依存度很高,在這種資源壟斷的狀況下,兩拓絕不會將提高的稅金自行消化,他們很可能通過繼續抬高鐵礦石價格來攤銷成本的上漲。
另外,中國在澳洲投資礦山也面臨成本暴漲壓力。統計數據顯示,2009到2010財年,中國對澳大利亞投資申請總額為163億澳元,其中75%左右投資到礦業勘探、開發領域。事實上,早在澳大利亞去年宣布有意征收資源稅的計劃后,寶鋼、鞍鋼、中鋼等在澳大利亞有資源投資的公司就表示,預計會對公司的投資項目成本產生影響。理論上是規模越大利潤越高的項目,受影響越大。
而對于中國海外投資更為不利的是,目前市場傳聞,印度政府也在考慮征收一個與澳大利亞相同的稅,而巴西、加拿大和南非等其他資源豐富的國家也有可能效仿,由此可見,中國要想通過海外投資礦山來增強定價話語權將更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