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稅區銅庫存逆勢攀升 融資需求背后現超量進口危機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最近我們去上海的保稅區調研,發現保稅區的銅庫存有顯著上升的趨勢,目前的庫存量已經達到55萬噸左右,而這一庫存水平可能還會繼續上升,月底可能達到60萬噸左右。在昨天舉行的第七屆上海銅鋁…
“最近我們去上海的保稅區調研,發現保稅區的銅庫存有顯著上升的趨勢,目前的庫存量已經達到55萬噸左右,而這一庫存水平可能還會繼續上升,月底可能達到60萬噸左右。”
在昨天舉行的第七屆上海銅鋁峰會期間,渣打銀行大宗商品分析師朱慧道出了對很多銅生產和貿易企業來說都非常關注的數據和現象:盡管目前下游產業對銅的需求比較疲軟,但中國的銅進口和銅庫存,卻一直有增無減,到底是誰在增加銅進口和銅庫存?
“現在進口銅到保稅區進行庫存的,可不只是用銅企業,很多庫存都被用作了短期抵押融資,做這事兒的各行各業都有,有一些根本就不從事銅業相關生產和貿易。”一位國內大型銅冶煉企業的內部管理層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可以說保稅區里面的銅庫存,用來做過融資的比例不是100%也有99%,這無疑夸大了中國實際銅需求,畢竟這些銅之后到底有多少能夠實際用于下游,沒有人能搞得清楚。
上述管理層指出,由于去年的信貸緊縮,銅融資在去年就比較“紅火”,甚至雖然單純進口銅已經是虧損,但對貿易融資來說還是有利可圖,不過,如果國家對銅融資的相關政策發生變化,或者銀行融資政策發生變化,逐漸堆積的銅庫存無疑將對銅市和企業帶來巨大的危機。
事實上,從去年年底至今,銅的實際消費量增速已經在放緩。根據渣打銀行最近對中國的下游行業做的調研,用銅大戶房地產方面的投資同比下降非常快,而南方主要的空調廠商今年大量需求的預期也都不是很樂觀,而這兩方面結合起來要占到中國銅25%左右的消費。
“一般第二季度是銅的消費旺季,下半年的消費情況會差些,最近下游的消費情況有所回升,包括家電、電纜、房地產,有的地方訂單情況略有好轉,但好轉的程度跟往年比仍比較弱。”朱慧告訴記者,而下游對下半年的訂單也不確定,這也將影響終端消費者對庫存的建設;此外,信貸融資政策還是比較緊張,決定了企業不會將大量資金壓在原料庫存上。
基于此,朱慧對銅價的走勢也是比較謹慎,預計今年的銅價可能在8000~9000美元/噸上下波動,而目前銅正是在8400~8500美元/噸的價位。“雖然需求方面不夠樂觀,但由于銅礦供應方面仍會有結構性不足的問題,因此也在成本上支撐了銅價。”朱慧指出。
而對于中國的銅需求,江西銅業全資子公司江銅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銅部總經理毛一偉同樣悲觀:“目前國內銅需求的消費情況與2009年一季度時差不多,但當時政府會出臺4萬億投資的刺激政策,現在則看不到這個希望。下半年以供求關系來說,如果房地產繼續調控,對銅需求將不會很樂觀。”
毛一偉更是指出,對于做有色金屬貿易的企業來說,今年可能是最難賺錢的一年,因為“沒有趨勢性的交易機會,銅價不會大跌,也不會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