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鋼協:2012年美國鋼市將好于去年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由于汽車、重型設備、石油天然氣等領域的相關需求,再加上美國最大的鋼材消費市場——建設市場正在從極低的水平緩慢提高,預計美國鋼市2012年的表現要比2011年強勁。在3月22日召開的第十屆鋼…
由于汽車、重型設備、石油天然氣等領域的相關需求,再加上美國最大的鋼材消費市場——建設市場正在從極低的水平緩慢提高,預計美國鋼市2012年的表現要比2011年強勁。
在3月22日召開的第十屆鋼材市場和貿易國際研討會上,美國國際鋼鐵協會(AIIS)會長大衛·菲爾普斯(DavidPhelps),對美國鋼市2012年的走勢,做出了上述預測。
據大衛·菲爾普斯介紹,在2008年金融危機到來前,美國的鋼材消費者在2008年中期市場旺季時購買了成本非常高的鋼材,結果引火上身,不得不以2008年高峰期一半的價格清理大量的存貨。由此,在2009年美國鋼市經歷了一個艱難的減少存貨的時期,當時許多小鋼鐵廠也停止了生產。
而在2010年早期,美國鋼市迎來了一個“虛假的春天”,當時存貨水平低,鋼材消費者開始采購,價格也上升,但是沒有維持市場動力的潛在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美國鋼市表現好于2009年,“2010年美國國內的運貨量比2009年增加了38%,進口量比2009年增加了46%”。
此外,在這兩年間,美國的重型設備和石油天然氣領域仍保持健康發展,幫助了鋼鐵行業度過難關,“重型設備生產商明顯受益于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強勁增長,經濟衰退對他們的影響非常小”。
而在2011年,美國鋼市看上去在繼續重復2010年“虛假的春天”,如存貨較低、價格提高、鋼廠產量增多。但是,“這一次不僅是重新進貨的周期,而且潛在的需求也恢復了”,大衛·菲爾普斯表示,除了重型設備和石油天然氣,美國的汽車領域也在這一年走出了衰退,由此2011年的美國鋼市好于2010年。
據國際鋼協統計,2011年全球粗鋼產量為15.27億噸,同比增長6.8%,其中美國全年粗鋼產量為8625萬噸,同比增長了7.1%。
“美國經濟正處在緩慢和漫長的恢復中”,大衛·菲爾普斯預測,美國鋼市2012年的表現將比2011年更強勁,“由于汽車、重型設備、石油天然氣等領域的相關需求”,再加上美國“最大的鋼材消費市場——建設市場正在從極低的水平緩慢提高”。
正如上海期貨交易所副總經理褚玦海在當天會議上所說,美國經濟目前初現曙光,雖然就業問題將是其重點問題,但總的來說,美國“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
對此,大衛·菲爾普斯表示,當前美國建設領域的疲軟是失業率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據其介紹,今年早期,美國失業率仍保持在8.3%的高位,如果將并未在找工作的人也計算在內,“真正的失業率可能為11-12%或更高”。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任興洲和“我的鋼鐵網”首席分析師賈良群,則對美國經濟復蘇的持續性表示懷疑。
任興洲表示,美國市場今年出現了“圣誕景氣”,其就業和消費由于圣誕、元旦等節日,出現了小幅回升。但實際上,美國經濟復蘇的前景不容樂觀,消費不振、債務困擾以及產業發展仍將是其主要問題。
賈良群則直言,“美國經濟復蘇不可能這么快”,“經濟放緩、社會震蕩仍是現在國際市場的主流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