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鋼低溫高磁感取向硅鋼制造技術通過專家鑒定
來源:寶鋼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3月29日,寶鋼低溫高磁感取向硅鋼制造技術的開發與產業化成果順利通過專家組評審鑒定。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項目使中國取向硅鋼制造技術和產品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改變了我國高等級取向硅…
寶鋼經過10年的潛心研究和4年的生產實踐,實現了“批量、穩定、合理成本生產高等級取向硅鋼”的目標,取得了一系列獨創性技術成果,實現了高等級取向硅鋼產品牌號全覆蓋,其中10個牌號高等級取向硅鋼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寶鋼高等級取向硅鋼應用于三峽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變壓器性能與國際頂尖取向硅鋼產品相當。項目形成了完整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申請發明專利29項、實用新型專利47項、技術秘密405項。
此次鑒定會由中鋼協組織,鑒定委員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殷瑞鈺,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三峽三期工程設備制造質量檢查組組長陸燕蓀領銜,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棟、中鋼協副會長王曉齊等共15名專家和用戶代表參加。鑒定委員會成員先后考察了寶鋼取向硅鋼生產現場,聽取了項目研制、用戶使用情況及經濟效益報告,并從寶鋼取向硅鋼研究開發、產線自主集成及產業化等方面進行了技術問題質詢,寶鋼硅鋼團隊成員進行了認真答辯。
經認真討論,鑒定委員會給出了客觀公正的評價意見。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項目涵蓋了實驗室研發、產線自主集成和產業化的完整過程,時間跨度長、涉及面廣、技術難度高,屬于典型的全流程、多學科、多專業協同的系統創新項目;開發的低溫高磁感取向硅鋼制造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代表了取向硅鋼技術的發展方向;自主集成的取向硅鋼生產線實現模塊化、高效化、高精度、節能環保,生產線技術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成功實現了自主研發技術向大生產的轉化,解決了從鐵水、煉鋼、熱軋、冷軋及后續熱處理一系列的工序控制技術,關鍵工序控制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是冶金行業近年來取得的一項重大技術突破,具有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及示范意義。
劉振江對項目通過評審鑒定表示祝賀。他說,寶鋼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實施自主研發,實現了高等級取向硅鋼產品牌號的全覆蓋,產品的實物質量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取得了用戶的認同,實屬難得。他指出,該項技術提升了中國鋼鐵制造能力,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壁壘和壟斷,對我國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他希望,寶鋼在項目產業化的同時,繼續追蹤世界先進水平發展趨勢,繼續研究新技術,在降成本、增效益上繼續努力。
徐樂江在鑒定會上致辭。他首先代表寶鋼向組織此次鑒定會的中鋼協和前來參加評審鑒定的專家們表示感謝。他說,10多年來,寶鋼打破國外技術封鎖,堅持自主創新,一步一個腳印進行探索和實踐,實現了取向硅鋼技術的重大突破,產品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外產品對中國市場的壟斷,并實現穩定批量生產,滿足了國家重點工程需求。他表示,專家們從技術發展趨勢,行業轉型發展的角度,對寶鋼取向硅鋼技術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將進一步促進寶鋼取向硅鋼技術進步,使寶鋼取向硅鋼產業走得更遠、更好。
延伸閱讀
- 上一篇:首建一施工項目榮獲中國鋼結構金獎 下一篇:鋼鐵一季度陷行業性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