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交易平臺:價格話語權之戰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由于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更多是為國內市場服務,要想成為全球價格重心難度極大。據科學時報報道,在3月29日試水模擬運行的當天,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爆出一個重大消息:全球三大礦山之…
由于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更多是為國內市場服務,要想成為全球價格重心難度極大。
據科學時報報道,在3月29日試水模擬運行的當天,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爆出一個重大消息:全球三大礦山之一的巴西淡水河谷與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市場(以下簡稱北礦所)在新加坡簽署備忘錄,對交易平臺予以支持。
3月30日,力拓又正式與北礦所簽約,成為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發起會員。至此,全球三大礦山中只有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尚未表態。
有樂觀人士據此認為,定于今年3月29日模擬運行、5月8日正式啟動實體交易的鐵礦石交易平臺,或將成為中國掌握價格話語權的利器。
爭奪定價話語權
中國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和現貨市場,本土生產的鐵礦石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其進口份額占全球貿易市場份額的60%。
據了解,我國鐵礦石交易傳統定價模式為長期協議定價,但自從2009年鐵礦石長期協議談判首次失敗后,鐵礦石定價機制開始從傳統的年度定價轉變為季度定價、月度定價和現貨價。
在必和必拓的推動下,這種鐵礦石短期定價機制主要建立在普氏指數的基礎之上。
中南大學中國企業集團研究中心主任、金屬資源戰略研究院教授王昶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普氏指數由于其價格屬于詢價,而且采集的數據來源沒有公布,所以被認為信息不透明、價格虛高,一直受到中國鋼企的普遍質疑。”
王昶認為,在需求旺盛、現貨價高漲時期,鐵礦石基于普氏指數的定價機制對鐵礦商是有利的。但作為買家的中國鋼企,則面臨生產成本難以控制、生產經營壓力加大的困境。
“實際上,我國鋼鐵行業多年來始終在為虛高的鐵礦石價格買單。”王昶說。
為改變這種不利局面,去年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推出中國鐵礦石價格指數,今年又與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北礦所共同發起建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
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苑志斌對記者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中國需要把握住眼前的機遇。”
王昶也表示,現貨交易平臺的建立旨在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推動形成公正、透明的國際鐵礦石價格形成機制,這是中方在鐵礦石定價話語權爭奪中的再度出手。
不過,苑志斌同時指出,由于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更多是為國內市場服務,要想成為全球價格重心難度極大。
鋼企面臨考驗
2011年,在日本大地震后建設與歐美經濟復蘇的影響之下,全球鋼鐵市場有所回暖,但從第四季度開始,出現行業效益急劇下滑的景象。
來自中鋼協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77家重點大中型鋼鐵企業的利潤總額為875.3億元,同比下降4.51%;銷售利潤率只有2.4%,較2010年再度下降。中國鋼鐵業已從全行業“微利狀態”進入“虧損狀態”。
“如今一公斤螺紋鋼的價格還抵不上四兩豬肉。”武漢鋼鐵集團總公司鄧崎琳說。
對正在經歷后金融危機時代的中國鋼鐵企業而言,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的建立無疑是個福音。
上海證券通證券分析師魏慶亮對記者指出,現貨交易平臺對國內企業而言是新交易方式的轉變。從長遠來看,該平臺的成立將促進國內鋼企的發展,對于鋼鐵行業的長遠發展有重要作用。
但他同時指出,鑒于交易平臺現處于成立初期,可能參與交易的企業不會太多,對鐵礦石企業短期影響相對有限。
苑志斌則認為:“鐵礦石現貨交易導致其價格隨行就市,呈現出較大的波動性,這對于靠長期協議運轉的國內部分鋼企而言是較大的考驗。”
王昶也表示,現貨交易平臺對于靠長期協議運轉的鋼企而言有著兩面性。在行情看漲時,長期協議是有好處的,有利于鋼企得到連續、穩定且相對低于現貨市場價的鐵礦石供應。但在行情看跌時,鋼企可能會付出更高的成本。
不發展金融衍生品
記者了解到,目前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定位為“獨立公開”的第三方運營平臺,堅持“現貨交易原則”,將只開展與現貨有關的相關業務,不發展期貨、掉期業務和其他金融衍生品業務。
但對上述定位,業界卻有不同的意見。
來自中南大學金屬資源戰略研究院的研究表明,鐵礦石屬于國際大宗商品,天然具有金融屬性。它的價格形成主要是由基本供求關系、買家投機和國際重大事件三方面因素交織影響。
在現貨交易條件下,短期定價機制會使交易雙方在供貨量以及供貨價格方面變得更加不穩,從而使買賣雙方都暴露在更多的風險敞口中。
因此,為了對沖風險,就出現了期貨以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由此也會帶來國際炒家的投機,導致鐵礦石價格大幅波動。
王昶告訴記者,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不發展金融衍生品業務,上述投機現象的存在無疑是重要理由。
不過,苑志斌卻對此持有異議。“一個沒有金融衍生品業務的交易平臺想成為全球價格中心是不可能的”,苑志斌說。在他看來,從全球大宗產品定價趨勢來看,由長協向短協、現貨以及金融、指數化發展是必然趨勢,鐵礦石定價機制也將遵循這一發展規律。
鐵礦石現貨交易導致其價格隨行就市,呈現出較大的波動性,這對于靠長期協議運轉的國內部分鋼企而言是較大的考驗。
在行情看漲時,長期協議是有好處的,有利于鋼企得到連續、穩定且相對低于現貨市場價的鐵礦石供應。但在行情看跌時,鋼企可能會付出更高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