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鋼通鋼煉軋廠全力以赴提高效能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直面噸鋼成本再降50元、軋鋼成本再降20元的挖潛增效目標,首鋼通鋼通化鋼鐵煉軋廠制定出145項降耗指標,扎實推進降成本工作,并通過開展鋼鐵料消耗、白灰、輥耗等攻關競賽,全面打響挖潛增效…
直面“噸鋼成本再降50元、軋鋼成本再降20元”的挖潛增效目標,首鋼通鋼通化鋼鐵煉軋廠制定出145項降耗指標,扎實推進降成本工作,并通過開展鋼鐵料消耗、白灰、輥耗等攻關競賽,全面打響挖潛增效攻堅戰,目前效果初步顯現。 “想到就做到,工作做好,功夫下到。”這是首鋼通鋼集團通化鋼鐵煉軋廠在全面落實“噸鋼成本再降50元、軋鋼成本再降20元”的挖潛增效目標時,對全廠員工提出的要求。 在形勢任務面前,通化鋼鐵煉軋廠逐級召開挖潛增效動員會,傳達公司嚴峻的形勢,激發員工斗志,動員員工堅定信心,背水一戰。同時,以指標提升和成本降低為著力點,瞄準行業先進,細化措施,落實責任人,持續攻打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努力實現增收節支。在成本指標分析會上,他們細化了分析成本情況,通過“倒推法”,緊緊抓住降成本“關鍵點”,想辦法、定措施。在“諸葛亮會”上,眾“諸葛”紛紛獻上“錦囊妙計”,并通過鋼鐵料消耗、白灰消耗、輥耗等指標攻關競賽,以及針對備品、備件的外委費用等指標,共制定了145項降耗指標,扎實推進降本增效。 優化物料結構降低生產成本 為進一步加大降本力度,通化鋼鐵煉軋廠專業技術人員精心研究成本構成,在延續原有降本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制定了挖潛降本措施。為有效控制鋼鐵料消耗,該廠煉鋼車間不斷優化完善原料及輔料結構配比,保證鋼水成分。同時,利用音頻化渣系統對轉爐吹煉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嚴格規范轉爐吹煉模式及加料模式,提高操作人員精心操作的責任意識,有效控制了轉爐噴濺率。連鑄車間為保證全流生產,控制粘結坯產生,通過多項措施的實施,2月份,該廠鋼鐵料消耗實現1067.80千克/噸,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他們還從優化物料結構,降低物料庫存,把好物料入口關、質量關入手,對海綿鐵、冶金鋼渣、鋼包覆蓋劑等部分物料限制進料量或停用;優化轉爐加入含鐵料配比,提高金屬收得率;轉爐礦石入爐量保證3噸/爐以上,力爭完成4噸/爐,保持含鐵料中高品位球團礦的比例占50%以上;降低合金消耗,重點是SS400降錳方面,通過幾爐鋼降錳含量的實驗,發現成品鋼的機械性能足以滿足客戶的需求,因此,從2月份開始,在生產SS400鋼種時,降錳工作全面控制,并實現了批量生產,為降低成本奠定了基礎。 “降成本我們每天都在做” “以前外委的現在我們自己修了,降成本我們每天都在做。”面對下線待修的近50臺電機,通化鋼鐵煉軋廠軋鋼電氣車間白班電工班組的員工如是說。 面對每一臺“生病”的電機,該車間職工不厭其煩地重復著相同的工序:第一道將電機拆開,把其中每一個角落的廢油清除,擦拭干凈,認真清洗軸承、軸承座等小部件,然后再將每個清洗后的零件上的水控干。第二道工序故障排查。先檢查軸承,確認軸承沒問題后,再檢查接線盒等其它部位,如果軸承損壞就更換軸承。最后一道工序是安裝、注油和密封。目前,該車間電工班組已經修復了層流輥道、除磷泵冷卻風機和加熱爐輥道等25臺電機,僅修復電機一項,電工班組共節約成本22500元。 |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溫家寶:一季度可能比較困難 企業資金鏈緊張 下一篇:鋼鐵一季度陷行業性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