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回暖四連陽 印度政策再成焦點
來源:上海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一路盤整向下的棉花近期迎來了回暖的走勢,清明長假之后走出了四連陽。昨日鄭棉主力合約漲175元,漲幅為0.82%,成交和持倉均有所增加。業內人士表示,印度或采取收儲措施、國內拋儲預期減弱,…
一路盤整向下的棉花近期迎來了回暖的走勢,清明長假之后走出了“四連陽”。昨日鄭棉主力合約漲175元,漲幅為0.82%,成交和持倉均有所增加。業內人士表示,印度或采取收儲措施、國內拋儲預期減弱,這兩大因素支撐了近日棉價的走高,另外新年度棉花種植面積預計減少10%左右,也使得遠月合約具備了一定的想象空間。但專家表示,目前國內紡織企業需求疲軟,進口棉花庫存高企,鄭棉價格在國際期貨市場上相對較高,這些因素都將制約近期棉花的上漲空間。
棉花回暖“四連陽”
昨日鄭棉1209合約開盤報21260元/噸,收盤于21430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上漲175元/噸,漲幅為0.82%;成交量增至18.17萬手,持倉增加5968手至33.61萬手。另外,遠月1301合約上漲195元/噸,漲幅為0.9%,走勢較之近月合約更為強勁。從日線走勢來看,從4月5日長假結束后的第一個交易日開始,鄭棉就出現了探底回升的走勢,短短4個交易日,主力合約的漲幅達1.49%,遠月1301合約的漲幅達1.85%。從2月7日開始的這波較大幅度的調整,在經歷了兩個月之后,出現了一絲止跌的苗頭。
“印度可能也仿照中國進行收儲。”棉花期貨資深專家董淑志(微博)表示,印度國有棉花公司(CCI)將介入其國內市場進行棉花收購——在2012/13年度印度新棉上市前收購250萬包(42.5萬噸,籽棉折皮棉量),作為儲備之用。同時有消息稱印度今年不會再進行出口登記。
上海中期分析師見驚雷也表示,結合前期印度一度禁止出口的政策來看,不管政策是否能夠實施,但印度對棉花進行“緊縮”的意圖已經暴露無遺。這一趨勢就是支撐棉價的重要原因。
另外,國內棉花拋儲的預期也有所減弱。發改委相關官員表示,在棉價低迷的時候,配額發放和儲備投放會掌握好時機和節奏。這也對國內棉花市場起到了一定的支撐。
見驚雷介紹,4月份是棉花種植期,美國農業部(USDA)最新預測2012/13年度美棉意向種植面積約1315.5萬英畝,同比減少11%。根據中國棉花信息網調查結果,2012年中國意向棉花種植面積較去年減少9.2%,產量預計為655萬噸。面積的減少,也給棉花帶來了提振。
另外,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3月,我國出口紡織品服裝約187.90億美元,約占3月份全國商品出口總額的11.34%,同比增加13.4%,結束前兩月同比減少的下滑局面,環比增加93.47%。
現貨市場仍不樂觀
昨日現貨市場上,早盤廣西批發市場出現震蕩上漲的走勢,主產區現貨報價漲跌不一,柳州市場報價基本以持穩為主,南寧市場報價則出現一定幅度的聯動上調。具體來看,南寧中間商報價6680元/噸,報價較前日上調80元/噸,成交清淡;柳州中間商報價6580~6680元/噸,報價較前日下午以持穩為主,低報價成交一般,高報價暫無成交。
“市場需求很差,現貨市場沒有任何改善。”董淑志表示,目前港口的進口棉花堆積較多,下游消費也很差,進口棉花也主要是貿易商和投機客在進行,廠商沒有進貨的動力。另外,中國的棉花期貨價格依然是全球最貴的,“沒有完全反映現貨市場的情況,存在虛高現象。”
見驚雷也表示,從長期數據看,全球棉花總體過剩。美國農業部發布的3月份供需報告顯示,本年度全球棉花產量2692萬噸,較上次預測調增6.5萬噸;消費2367.2萬噸,調減21.5萬噸;期末庫存調增33.7萬噸,至1356.9萬噸。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的利好因素可能對1301合約的刺激比較大,因為遠月合約會比較有想象空間,但是1209合約還是依然會受到現貨的壓制。
延伸閱讀
- 上一篇:中石油中石化否認對民營油企停止批發成品油 下一篇:鋼鐵一季度陷行業性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