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虧損半年鋁企硬挺不減產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持續虧損了半年,可是電解鋁企業卻并未出現大規模減產的跡象和趨勢。百川資訊鋁行業高級分析師張如風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由于2011年四季度鋁價持續低迷,致使一些成本較高的電解鋁企業持續…
持續虧損了半年,可是電解鋁企業卻并未出現大規模減產的跡象和趨勢。
百川資訊鋁行業高級分析師張如風告訴《第一財經日報》,由于2011年四季度鋁價持續低迷,致使一些成本較高的電解鋁企業持續虧損,國外的電解鋁冶煉廠開始制定大規模減產或停產計劃,美鋁、俄鋁及力拓加鋁制定的減產計劃已達118萬噸,此外仍有100萬噸有減產風險,而國內方面,今年以來,除了個別鋁廠的正常檢修,國內鋁廠并未有大規模減產的消息。
不僅如此,原鋁供應不減反增——西北新增電解鋁產能開始緊鑼密鼓地投產。中鋁連城、甘肅東興、新疆東方希望、天山鋁業、新疆農六師等在一季度都有新增產能的放量。
我的有色網分析師李旬提供的數據顯示,包頭希望鋁業運行產能恢復到80萬噸,東興鋁業酒嘉項目投產10萬噸,新疆信發運行產能達到50萬噸,新疆希望鋁業運行產能增至5萬噸。
據百川統計,1~3月,中國原鋁產量為510萬噸。截至3月底,2012年國內電解鋁企業開工產能為2091萬噸,開工率為80.8%。進口方面,由于滬鋁較為抗跌,導致2011年末滬倫比值曾一度接近8,進口套利窗口打開,從而使得我國1~2月原鋁進口12.26萬噸,同比上漲136.88%。
“現在大家都在賭,無論是電解鋁生產企業還是貿易商。”李旬告訴本報。
山西一家電解鋁企業管理層告訴本報,現在電解鋁企業即使虧損也不敢隨便減產停產,大部分電解鋁企業都是國有企業,員工人數眾多,一旦減產停產影響很大,只能通過其他方式彌補電解鋁的虧損。
張如風認為,原鋁供應的增加與下游消費矛盾持續升級,導致一季度國內四地現貨市場原鋁庫存激增——從年初的43萬噸增加到3月的93萬噸,增加了50萬噸。同時,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庫存也由年初的22.7萬噸增加至36.9萬噸,增加了14萬噸。
不過李旬認為,鋁錠目前的庫存是比較正常的,基本可以達到供需平衡,現在部分地區如山東、河南和四川地區甚至出現鋁錠短缺的現象。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各國大打“稀土戰”中國更需話語權 下一篇:鋼鐵一季度陷行業性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