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產能達9億噸 或推鋼鐵“去產能化”政策
來源:鋼聯資訊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加上在建項目,去年年底鋼鐵產能已經到了9億噸,日前,有接近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的人士向記者透露,相關部門正在醞釀出臺鋼鐵行業去產能化政策。雖然當前鋼鐵業內人士紛紛猜測中國鋼鐵…
“加上在建項目,去年年底鋼鐵產能已經到了9億噸”,日前,有接近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的人士向記者透露,相關部門正在醞釀出臺鋼鐵行業“去產能化”政策。
雖然當前鋼鐵業內人士紛紛猜測中國鋼鐵行業產能已然達到9億噸,但這一數字一直沒得到官方層面的證實。
據悉,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系鋼鐵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三個起草單位之一。
據該人士透露,在2010年年底,發改委曾會同環保部、國土資源部等部門對全國鋼鐵產能做了摸底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和2011年在建項目,我國鋼鐵產能在去年年底已經達到了9億噸。
“產能過剩”是我國鋼鐵行業近年來較為熱門的話題,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去年我國粗鋼產量達到68327萬噸,同比增長8.9%,全年粗鋼日均產量為187.20萬噸,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5.52萬噸。
國家統計局數據還顯示,去年我國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有所提高,2011年全國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5111億元,同比增長15.5%。其中黑色冶煉及壓延投資3860億元,同比增長14.1%,比上年同期增速甚至提高了8.5個百分點。
曾有機構調查顯示,2011年我國新上高爐63座,煉鐵產能合計新增8559萬噸,預計今年我國還將至少新增高爐34座,新增煉鐵產能合計4012萬噸。
“鋼鐵行業不可能再進入新的一輪產能周期當中,不可能再將鋼鐵從7億噸擴充到14億噸了。這個東西已經搞到頭了,不會再是一個周期簡單性的循環了”,在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程定華看來,“周期性行業或傳統行業,核心就在于關注供給收縮,誰的供給收縮的最快,誰就最好,而不是再關注需求擴張”。
據官方數據測算,我國去年人均粗鋼消費量在0.5噸左右,而美國的峰值在人均0.6噸左右,此外,日本作為鋼鐵出口大國,其人均鋼消費量最高時只達到過1噸。
因為我國可以借鑒發達國家在鋼消費量達到峰值之前,所不具有的高效鋼材生產和使用技術,如高強鋼高強鋼筋的出現,都會使得鋼材消費量的單位消耗下降。由此,鋼鐵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我國人均粗鋼消費量將0.6噸左右達到頂峰期。
據前述人士透露,相關部門在研究出臺“去產能化”的政策。但是政策的實施肯定會有滯后,因為有的項目不符合土地規定,有的不符合環保規定,有的不符合準入條件,而這些都是不同的部委在管。
大方向是抓“去產能化”問題,但是推進速度可能不會太快,“去產能化”一兩年內難見效。該人士還表示,其中,工信部正在深化、研究生產經營規范條件,估計會適時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