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對弈 第15輪談判將重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斷斷續續間,中國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又將被重新搬上談判桌,但這筆高達千億美元的合同大單的未來走向仍然不可預知。4月19日,據俄羅斯新聞社報道,中石油代表透露,希望近期與俄羅斯天然氣工…
斷斷續續間,中國與俄羅斯的能源合作又將被重新搬上談判桌,但這筆高達千億美元的合同大單的未來走向仍然不可預知。
4月19日,據俄羅斯新聞社報道,中石油代表透露,希望近期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開始有關對華輸送天然氣的新一輪談判,并表示,中石油已經向俄方傳達了這一提議。
這將是兩國針對能源大合作的第15次博弈,雙方的上一輪磋商止步于去年10月,此前被外界期待已久的協議也終究未能簽訂。
但值得關注的是,在耗時日久后,新一輪的談判能否在中俄天然氣供應合作中實現關鍵性突破仍難以料定。上述中石油代表稱,雖然已將會晤建議轉達至俄方,但目前還未得到對方答復。
今年1月,俄氣總裁阿列克謝·米勒曾表示,中俄天然氣合作中,沿西線對華供氣的談判僅剩下價格問題尚未解決。副總裁亞歷山大·梅德韋杰夫也于今年2月稱,該公司將爭取在2012年就對華輸氣問題與中方達成一致,并希望中國在開展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試點后同意俄方提出的條件。
本報記者先后聯系中石油外事部、中俄項目部內部人士,也未能獲得關于中俄天然氣合作的具體詳情。
“中俄能源領域的合作短時間內要取得實質性突破很難,一輪又一輪的談判必不可少。”中海油一名內部人士說。
5月談判
雖然俄方目前尚未就新一輪的對話做出回應,但作為兩國有史以來最大的能源貿易,天然氣談判已然又一次被提上日程。
在具體談判日程方面,上述中石油代表透露,中石油希望中俄能源領域的一系列問題能在今年6月的上海合作組織北京峰會前夕得以解決。與此同時,中國也將在5月份派代表團赴俄展開“能源對話”。
“我們希望,能夠通過下一輪磋商解決所有問題,解決我們相互關系中現存的所有問題。”中石油代表說。
但對于此次談判能否解決橫亙在雙方之間的諸多障礙,業內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則持觀望態度。
曾前往俄羅斯談判的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事實上,此前,價格分歧被外界看作是阻礙雙方達成協議的關鍵因素,但除此以外,中俄雙方在談判桌上相互博弈的其他環節遠超于此。
“定價是所有分歧中的一個環節,也是雙方始終關注的焦點問題,但隨著談判的深入,新的問題與矛盾又出來了。”上述知情人士說。
本報記者了解到,在去年的一次談判中,俄方曾提出條件,希望在收到中方400億美元貸款預付款后再承諾履行協議規定的未來30年對華天然氣供應。
俄方代表曾表示,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希望在2012年至2015年獲得該筆款項,而償還則以天然氣供應之時后的30年內等額返還。
但這一要求遭到了中方的拒絕,這也是雙方漫長談判中滋生出的新分歧之一。
“價格是資源換貸款的基礎。俄中雙方沒有談妥氣價,中方就不能同意放貸,否則,今后會麻煩不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孫永祥說。
而對于雙方5月份又將進行的談判,長期關注中俄能源合作的業內人士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仍表示“解決核心問題的幾率不大”。
“雙方這種膠著關系已經持續了很久,一方面不能放棄合作,一方面又不得不化解分歧,比如除價格公式以外,東、西線兩條輸送管道等問題的爭議也都是影響合作進度的重要因素。”中海油一名專家說,“這還不包括政治層面的干擾。”
或變更籌碼
現階段,在中俄互不相讓的天然氣定價問題上,雙方做出讓步的余地極為有限,而僵局之下,中俄能源合作的內容也或將出現新的議題。
此前,中俄原油供應的價格分歧曾一度成為雙方爭執不下的焦點,3月5日,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表示,雙方針對原油價格的分歧已經解決,但中石油不會通過中俄石油管道購買更多的俄羅斯原油。而在天然氣價格上,蔣潔敏也坦承,這一核心問題仍然存在。
中石油中俄項目部內部人士此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若俄方始終強硬堅持每千立方米300美元的價格,中俄天然氣的供應合作的空間也幾乎為零。“俄羅斯以歐洲價格作為參照標準,但我們不能接受。”
但雙方持續博弈,反復拉鋸時,中俄牽涉因素諸多的天然氣談判僵局則或因新的談判籌碼而打破。
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雙方及有可能通過能源領域其他環節的合作以平衡天然氣價格上的分歧。“上游勘探領域,中俄之間并沒有取得重大突破,還有煉化方面,雙方深層次合作的空間也非常大,這都能打破現有的僵持局面。”
本報記者針對上述問題向中石油相關部門負責人求證,但對方表示目前尚未獲得有關該方面的信息。
“俄羅斯對中國國有石油公司進入本國石油天然氣勘探的態度一直十分警惕,雙方在上游的合作也將先從小規模的油田合作開始。”上述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