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一季度中國礦業領域并購交易額達79億美元
來源:財新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安永4月24日發布的采礦和金屬行業并購與融資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采礦及金屬業并購交易額達79億美元,共有32宗交易發生。2011年全年,中國在礦業領域的并購交易共122宗,交易金額為149…
安永4月24日發布的采礦和金屬行業并購與融資報告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采礦及金屬業并購交易額達79億美元,共有32宗交易發生。
2011年全年,中國在礦業領域的并購交易共122宗,交易金額為149億美元,較2010年同比增長14%,海外投資額為90.79億美元。
全球范圍來看,2011年交易額達到1624億美元,較2010年上升43%,交易數量1008宗,同比減少10%。煤炭項目以413.51億美元處于并購交易額的第一位,金礦公司亦在2011年收到追捧,以344.95億美元交易額排名第二。被統計的交易均已交割完成。
安永中國礦業及金屬行業主管合伙人馬明德(Peter Markey)表示,2011年,一些擁有良好利潤的公司有強大的現金流去進行收購,亦有大宗交易完成。但由于全球經濟的動蕩等因素,礦企更傾向于進行小的交易,而不是大交易。由于很難就價格達成一致,一些礦企的IPO沒有實現,企業認為市場沒有給出應有的價值。
安永財務交易咨詢部中國海外投資服務主管合伙人吳正希認為,很多礦企對于并購的偏好強烈,但由于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比較大,很多公司為了確保其信用評級和良好的資產負債表而表現得非常謹慎,樂于做低風險的項目。同時,對于項目估值更加謹慎,對投資回報率的要求也更高。
吳正希表示,在中國企業的收購活動中,非控股的股權交易越來越多,中國公司開始意識到“走出去”要的是資源而不是公司的控股權,并愈發看重包銷權。國內的行業整合和垂直并購在2012年仍將持續,但交易規模可能減少,完成速度放慢。
安永在報告中指出,2011年民營企業對外投資增長勢頭明顯,并會在2012年持續。吳正希介紹,比起單打獨斗巨多的現狀,很多民企有意愿與國際上的PE和大型礦業企業組成投資聯合體進行項目投資,也有一些民企尋求基建領域的合作者,分擔風險并加速項目實現。
在融資渠道上,吳正希預測民營企業的貸款需求在2012年可能會受到政策的傾斜,不少中小型礦企正在等待IPO。對于大型央企,貸款仍將是主導,但多數礦企在2011年和2010年已經發行比較大額的債券,2012年再進行同樣大規模債券融資可能性不高。
在談到神華集團對塔本陶勒蓋(Tavan Tolgoi)煤礦的投資前景,馬明德認為,對于這樣一個舉足輕重的資產,蒙古政府在這一項目上的決策會影響到其今年6月將要舉行的大選。大選之后,TT項目面臨的困難可能會變少。“現在神華已經提出了一個有價值的要約,也有好的伙伴和財團支持,但還取決于政治等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