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與俄天然氣公司價格談判再次失敗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中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公司(下稱俄氣公司)僵持多年的天然氣價格談判又一次失敗了。在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4月底訪問俄羅斯期間,中俄企業(yè)一共簽署了26項重要合作…
中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與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公司(下稱“俄氣公司”)僵持多年的天然氣價格談判又一次失敗了。
在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4月底訪問俄羅斯期間,中俄企業(yè)一共簽署了26項重要合作協(xié)議,但中石油向俄氣公司進口天然氣的協(xié)議仍未就價格問題達成協(xié)議。有統(tǒng)計稱,這已是雙方就此展開的第15次談判。
國家發(fā)改委副主任兼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4月28日晚在莫斯科就表示,天然氣價格和市場承受能力仍是目前存在的問題。
而當天,中石油董事長蔣潔敏在莫斯科參加中俄貿易和投資促進會議時,對于雙方長久以來存在的價格分歧并未做進一步回應。
“目前雙方價差約為100美元/千立方米,如果既要滿足俄羅斯的要求,又要使中石油進口其天然氣到國內銷售不虧損,國內的天然氣價格大約需要翻一倍以上才行,所以我們測算至少要在五六年以后才有達到雙方要求的可能性。”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高級經濟師徐博昨天對《第一財經日報(微博)》說。
徐博表示,根據目前國內的天然氣供需情況來看,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的需求并不緊迫,但鑒于國內天然氣需求在高速增長,中石油等企業(yè)應積極提高國內天然氣的產量。在國內天然氣生產有保障、俄羅斯的其他買家對天然氣需求增長不足的情況下,再與俄羅斯談判就可能會水到渠成。
中石油財報顯示,2011年中石油進口中亞天然氣155.3億立方米,進口液化天然氣(LNG)18.3億立方米,共導致虧損約214億元;而今年一季度其虧損額就高達102億元。
“現(xiàn)在進口俄羅斯天然氣只能增加虧損,而且國內天然氣需求還達不到那么多,所以與俄氣公司的談判可能還將僵持下去。”徐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