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煤炭供求將再現淡季不淡
來源:新華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今年,預計環渤海市場煤交易價格的走勢將再現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現象。受鐵路淡季檢修、春節過后企業開工率提高等因素影響,今年民用電處于低谷的所謂淡季(三、四月份),北方港口煤炭運輸形…
今年,預計環渤海市場煤交易價格的走勢將再現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現象。受鐵路淡季檢修、春節過后企業開工率提高等因素影響,今年民用電處于低谷的所謂淡季(三、四月份),北方港口煤炭運輸形勢看好,環渤海市場動力煤交易價再次呈現反彈之勢,價格呈現上調,發熱量5500大卡煤炭上漲幅度預計將超過25元/噸左右。而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冬季,嚴寒推動了沿海地區民用電的大幅增加,但工業用電卻出現衰退,因此,并沒有助推煤炭價格,價格卻呈現下滑態勢。
2011年年底,經濟發展減速,造成需求下降,日耗降低,煤炭價格呈現降勢。
去年年底,經濟發展增速減緩,造成煤炭需求下降,電廠日耗降低。加之前期大量存煤,國家出臺“限價令”,造成市場煤價快速下滑。
自去年8月份美國主權債務危機及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惡化后,世界經濟形勢的嚴峻性遠遠超過預期,而且情況越來越復雜。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所產生的深層次負面影響,拖累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尤其在國內就業、通貨膨脹、節能減排等方面壓力較大。去年11-12月份,經濟發展減速對煤炭需求的影響很大,以及限價令的出臺等等,直接造成用戶對煤炭的采購積極性降低,煤炭價格快速下滑。環渤海港口5500大卡市場動力煤價格從11月初到12月底兩個月時間,一共下滑了55元/噸,用戶觀望氣氛濃厚,經銷商發煤積極性降低。煤炭供需雙低,直接影響了港口、鐵路的發煤數量。
而進入今年1月份,世界經濟增速回落、復蘇乏力,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很突出。歐債危機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逐漸顯現,我國國民經濟增速繼續回落,實體經濟遭遇危機,對能源和鋼鐵需求造成較大影響。春節期間,沿海地區大量工業企業提前停產放假,而復產時間也出現推遲,造成工業用電大幅下降。盡管寒冬到來,民用電有所增加,但占70%左右的工業用電數量卻呈下降趨勢,造成電廠日耗煤數量減少。沿海煤市疲軟態勢漸濃,造成煤炭價格繼續呈現回落。
春節過后,民用電減少,但工廠復產,工業用電恢復,電廠補庫存,刺激價格上漲。
春節過后,尤其正月十五“元宵節”過后,工業企業大量復工、復產,帶動了工業用電大幅增加,電廠日耗逐漸呈現恢復態勢。而春節期間長時間保持剛性拉運的沿海電廠,開始陸續補庫存,逐漸增加了大量船舶運力去北方港口拉煤。春節期間,每日在秦皇島港錨地拋錨等泊的煤船只有80艘,其中已辦手續的船舶只有20多艘,而元宵節過后,每日在秦皇島港錨地拋錨等泊的煤船達到100艘左右,其中已辦手續的達40艘左右。
在需求增速明顯趨緩,產能大幅提高的基本預測下,由運輸瓶頸制約所決定的煤炭有效供給增量今年仍然較為有限,加劇了煤炭運輸的緊張,助推了煤炭價格的上漲。今年北方唐山港下半年將新投產兩個5000萬噸級煤碼頭、天津港投產一個3500萬噸級煤碼頭,但鐵路運能增加有限,大秦線、朔黃線、黃萬線增量很少,鐵路運輸瓶頸猶在。元宵節過后,運輸形勢看好,從2月下旬開始,海運費率先開始呈現上漲態勢,從3月份第二周開始,市場煤交易價格也呈現每周5元/噸左右的速度遞增,沿海煤炭市場走勢看好。4月份開始為期25天的大秦鐵路檢修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緊張氣氛,造成港口資源緊張,各港場存下降明顯。檢修開始第一周,秦皇島港場存一度以每天20萬噸的速度遞減,資源急劇減少,很大程度上助推了煤炭價格的上調。
用戶提前備煤,進行淡季存煤,增加了存儲量。
2008年到2009年,一年兩次的耗煤高峰(迎峰度夏、迎峰度冬)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煤炭消耗,加劇了緊張局面,很多沿海電廠出現用煤告急,甚至拉閘限電的現象,影響了各省市的經濟建設,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對此,國家提出在發煤港、下游消費地區等有條件的地域建設大型煤炭儲備基地,以備戰用煤高峰所需。因此,沿海地區山東、廣東等地耗煤大戶積極吸取教訓,按照國家要求,加快建設儲煤基地,大力增加煤炭儲備,實現淡季多存煤,旺季釋放。春節過后,用戶需要為夏儲做準備,提前增加存煤數量,備戰耗煤高峰。同時,四月份大秦線檢修即將展開,用戶也需要避開煤運高峰,增加存煤數量。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促使所謂的用煤淡季出現煤價上漲。
今后,我國的煤炭市場仍將呈現供需兩旺態勢,煤炭需求仍將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長:首先,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的階段,經濟繼續向好的方向發展,增速雖然趨緩,但基礎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還將保持適當規模。而沿海地區處于改革開放的前沿,促使煤炭需求不斷提高。其次,煤炭在我國一次能源中占據主導地位,未來很長時間,都將是保障能源供應的基礎。今年,沿海七省一市海上煤炭調入量將增加到9.4億噸,其中70%來自北方港口,煤炭需求仍保持一定增幅。再次,去年,我國煤炭產量為35.2億噸,約占能源生產總量的78.6%,加上凈進口的1.46億噸,煤炭消費總量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72.8%,所占份額仍很大,今年也不例外。此外,今年,工業用電量增速雖有所回落,第三產業及居民用電需求將成為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主要支撐力量。城鎮化西進、區域振興戰略繼續實施、水利建設投資力度加大、建材下鄉政策推廣落實等將在一定程度上支撐煤炭需求。
2012年全國保障房將開工建設700萬套,雖然數量比去年的1000萬套有所減少,但實際在建工程量巨大,建設資金的實際投入也將超過去年,這對我國電力、水泥、建材等行業是一個利好因素,將刺激煤炭消耗增加。鐵路檢修前一個月,檢修為期25天,檢修結束后20天左右時間,占北煤南運總量60%的北方三大主力港口(秦皇島港、京唐港、曹妃甸港)煤炭資源均處于緊張狀態,將刺激煤炭價格的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