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兩稅”開征在即 對中國企業影響幾何
來源: 國際在線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從今年7月1號開始,澳大利亞吉拉德政府力推的兩項新稅賦碳稅和礦產資源租賃稅將正式開始實施。碳稅和礦產稅的主要征收對象集中在澳大利亞礦產和能源領域,它們也是中國對澳貿易與投資的重要領…
從今年7月1號開始,澳大利亞吉拉德政府力推的兩項新稅賦“碳稅”和“礦產資源租賃稅”將正式開始實施。“碳稅”和“礦產稅”的主要征收對象集中在澳大利亞礦產和能源領域,它們也是中國對澳貿易與投資的重要領域,那么“兩稅”的開征將對中國企業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呢?
“碳稅”和“礦產資源租賃稅”的有關立法自提出之日起在澳大利亞就飽受爭議,并導致了工黨前陸克文政府的倒臺。吉拉德政府上臺后,在綠黨和獨立派議員的支持下,推動這兩項稅賦分別于去年11月和今年3月獲得通過。
根據有關法案,“碳稅”的主要征收對象是澳大利亞前500名碳排放大戶。從今年7月1號開始,這些企業將按照23澳元/噸的價格,向政府交納碳排放稅。據測算,在應稅企業中,涉及煤礦開采和其他礦業的企業有約100家,涉及天然氣供應的企業有約40家。“礦產資源租賃稅”的征收對象則是年利潤在7500萬澳元以上的煤和鐵礦企業,稅率經核減后為應稅利潤的22.5%。礦產和資源是中國對澳貿易和投資的主要領域,這兩項稅賦將對中國企業產生怎樣的影響?
工黨政府一再強調,這兩項稅賦不會影響外國企業對澳大利亞的貿易和投資。就貿易而言,澳大利亞資源、能源和旅游部長馬丁·弗格森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認為“兩稅”不會影響國際市場礦產品價格:“礦產品的國際市場價格由供需關系決定。就礦產資源稅而言,這是一項基于企業凈利潤的稅賦,不應會傳導到國際市場價格上。”
但是,單以煤和鐵礦石來看,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出口國、世界上第二大鐵礦石出口國,其煤和鐵礦石出口占國際市場的1/3以上。這賦予澳大利亞在煤和鐵礦石國際貿易中相當的議價權。事實上,本地很多經濟學家指出,不論是碳稅和礦產資源稅,從長遠看都將被企業轉稼到終端消費者身上。澳大利亞精算師協會名譽主席郭生祥(博客,微博)預測,在未來5到10年左右的時間里,中國相關企業的生產成本必將因澳大利亞的這兩項稅賦而上升。
“兩稅”對中國在澳投資的長遠影響更為明顯。澳大利亞藍石礦業是一家出產錫的企業,并不在碳稅和礦產稅的征收范圍之內。但最近,企業已經開始感受到碳稅的壓力。藍石礦業總經理羅斯·庫克:“本周我們正在研究碳稅對我們企業的影響。我們的許多供應商最近都發出了漲價通知。比如,我們礦上要用熟石灰,我們的供應商最近通知我們說,熟石灰的價格每噸要上漲8澳元;我們還接到了船運代理的信,通知我們運費將要上漲?傊m然我們不用交納碳稅,但那些交納碳稅的人最終會把成本傳導到我們這里。”
對于剛剛在2009年注資藍石礦業的中方投資者來說,成本的上升無疑擠壓了利潤空間,也對企業的盈利前景帶來了更大的不確定性。
不過,澳大利亞資源、能源和旅游部長馬丁·弗格森不承認兩稅會影響澳大利亞對外國投資的吸引力:“談到兩稅是否會影響澳大利亞對海外投資的吸引力,在我們討論兩稅的同時,僅昆士蘭州就簽署了價值450億澳元的煤層氣和天然氣投資項目;一年前的2011年3月,必和必拓在英倫做出了12項在澳投資的決定。從現實來看,在澳大利亞還是有創紀錄的投資計劃。”
雖然如弗格森所說,今年在澳大利亞礦產領域的計劃投資額創下了紀錄,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來國際市場部分礦產價格下降,加之“兩稅”帶來的不確定性,本地一些大企業已經縮減了投資規模。從歷史經驗看,稅收政策效果的顯現存在滯后期。因此,中國企業在對澳投資時需要充分考慮兩稅的影響。郭生祥指出,尤其是在進行并購行動時,中資企業需要注意審閱澳方目標公司和項目提交的各種材料,確認其與兩稅相關的信息的準確性和全面性,并將兩稅的影響通過定價模型計算出來,進而反映在收購價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