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ichtenstein:鋼企應優化海外投資活動
來源:網易財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埃森哲全球金屬業總裁、亞太自然資源業董事總經理J.Lichtenstein在第七屆中國國際鋼鐵大會上表示,面對上游原料成本壓力雖大,但鋼企有必要優化海外資本投資活動。開發一個礦非常困難,而且成…
埃森哲全球金屬業總裁、亞太自然資源業董事總經理J.Lichtenstein在第七屆中國國際鋼鐵大會上表示,面對上游原料成本壓力雖大,但鋼企有必要優化海外資本投資活動。開發一個礦非常困難,而且成本較高,風險也較大,所以如果資本投資、管理比較差的話,這就會破壞性影響。
他同時表示,行業整合是有必要的,會最終產生業界大的公司,但是需強調的是規模大并不以為意味著成功。
文字實錄:
J.Lichtenstein:大家下午好,首先我非常感謝我們的會議主辦方給我提供這樣的機會給大家介紹埃森哲的觀點,科技創新和轉型升級對全球來說,對中國來說非常重要,在這里非常感謝主辦方給我這樣的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過去30年和全球鋼鐵行業發展的經驗。首先介紹一下埃森哲,我們在中國1993就進入了中國市場,在中國有8000個員工。
首先我們做一個定義,我們先談一下,一個全面的鋼鐵的上游包括材料鋼廠,中游是指鋼鐵公司將原料轉化成基本活動,包括轉化成半成品的關系,下游涵蓋成品鋼的全過程,包括配送。除此之外,我們希望在這方面進行規劃,鋼鐵行業在這三個過程當中都要進行優化的策略。
在全球鋼鐵工業供應鏈的演變,在過去十年中基本上都是呈現出價值縮減的基本趨勢,主要以減少鋼鐵企業的原料、市場價格和剛才產品的市場價格之間的價差來衡量,在座的諸位都知道,鐵礦石價格上升,鐵礦石、煤炭、廢鋼等等。從絕對值的角度上來說,這個利差2001年的時候每噸是100美元,現在已經達到了每噸350美元,2008年的時候鋼鐵價格達到了900多美元,鋼鐵的價差占鋼鐵價格的百分之從2004年近40%下降到2011年不到30%,這是這條紅線,大家可以看到,隨著價差的下降,各個階級的利潤率也在下降,我們研究了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全球50強的鋼鐵企業,可以看到2005年的時候利潤率達到了峰值,超過了20%,2011年只有10%。我們比較一下鋼鐵行業在各個國家的表現,我們看到中國的鋼鐵行業,就是深紅色的這條線,基本上是表現最佳者,但是自從這個轉折點開始也開始下滑,比較一下南美,就是前獨聯體這些國家趨勢也基本上是一樣的。有很多的因素可以解釋不同地區鋼鐵產業的不同表現,我想對中國的鋼鐵行業來說他們在結構上具有劣勢,尤其和其他行業相比,首先是上優高質低成本的礦,第二是下游,就是通過市場渠道進行控制程度和集中度的問題,接下來我會繼續講這些內容。
首先我們看一下,在整個行業也受到了上游供應鏈壓縮的影響,但是有些公司還是表現不錯,這張圖上大家看到的是50家鋼鐵企業他們的資本充足率,我們看到這個投資成本也是一個易貝達(音)資本充足率,我們可以看到左邊象限里只有一家在供應鏈,他們是下游服務業的領先者,包括管道和管材市場,他們做得非常不錯。CSN他們的稅前利潤也是非常不錯的,因為它對很多高品質的鐵礦石具有使用權,還有塔塔爾(音)公司等他們也有供應鏈,我們看為什么這么樂觀呢?我們看鐵礦石在未來的前景你們可以看到,包括新的鐵礦石的上線,這意味著全球市場將會通過全球供應的平衡,將會達到潛在的產能過剩的狀況。大概到2016年的時候,他的供應的余額將會有4億噸,但是這個價格下跌還是不會有太多的空間,有兩個原因,第一是三大礦業公司,他們還是控制大多的新增產能在這個期間,另外他們有能力來控制價格,也就是新的產能進入市場之后他們的成品價格,這樣可以確保價格不會下滑太大,大家可以看到這是一個預測的曲線,就是全球三大礦業、企業他們仍然會控制全球市場,他們仍然會保持占有全球礦業市場60%的份額。
另外,就是不斷上升的成本,以及鐵礦石質量的下降,這是中國目前國內的礦的狀況,他們也奠定了全球市場的價格底線。所以根據這個預測,上游收購還是比較理想,是可以進行的,這主要是由于潛在的供應的穩定性將會越來越強,另外交付的成本將會降低,但是我們希望謹慎幾點,首先第一就是要避免對礦以及采礦公司過量給他們更多的資金,這樣會破壞低價格的礦石所帶來的潛在優勢。第二,我們有必要來實施穩健的檢測、管理、以及優化海外資本投資的活動。因為開發一個礦它是非常困難,而且成本比較高,風險也比較大,所以如果資本投資、管理比較差的話,這就會破壞經濟性。另外,中國的市場還沒有進行基本的重組,所以現在市場還沒有解決整個行業的利潤率。再看下游,這張圖寫的鋼廠所控制的這些鋼鐵,包括直接和間接的,排名前四十位的鋼鐵生產商他們總共的控制的占比占到60%,但是還是低于其他地方鋼鐵廠商的控制率,所以這樣低控制鏈的控制將會產生很多負面的影響,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這個會引起市場的波動性更強,大家對庫存來說,他們根據對價格的投機做出庫存的安排,所以風險比較大。
對于單個的鋼廠來說,鋼鐵公司來說,這也使他們很難對自己的排產計劃進行優化,而且和客戶之間會有一定的差距,不能夠僅僅跟客戶進行排產。所以根據我們的經驗,我們也是和很多在下游績效非常出色的企業一起合作,我們看到,我們學到了一些主要的經驗是什么呢?就是進行客戶細分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的利潤可以通過這些細分的目標客戶來進行,利潤率有所提高,因為你可以為他提供更合適的,并且專長服務。另外我們可以使用供應鏈的擴展來更好的和客戶進行接觸,另外我們可以避免使用下游的倉庫來作為存放產能過剩的這些地方,另外我們可以進行先進的信息技術和工具來提高我們的能力。另外,最后供應鏈的中間機構可以被并購。
行業重組這個也是大家討論了很多的一個話題,這張圖大家可以看到,這是中國的鋼鐵公司在其他國家來進行拓展的,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中國前五或者前十大鋼鐵生產商和其他的一些國家的一個對比,由于利潤上所面臨的挑戰,另外還有未來的整合,這就意味著利潤上的挑戰意味著會引起未來更多的挑戰,對于整個行業來說進行一定的重組和集中度的提高有一定的潛在優勢。
另外我也想提一下,行業整合是有必要的,而且會最終產生業界大的公司,但是我們也需要強調,規模大并不以為意味著成功,這張圖上你可以看到,這是全球鋼鐵公司,他們的三年的利潤率,你可以看到,在易貝達稅前利潤和ROIC之間沒有相關性,這就意味著你提高規模不夠,你真正需要的是提高你的利潤率,這就需要我們并購的時候進行很好的集成整合以及協同效應的整合。埃森哲在幫助全球企業進行并購方面,包括鋼鐵行業經驗比較豐富,我有很多的幻燈片想給大家展示,按照時間有限,不能看全,但是你可以看到有一些業界領先的做法我也來在了右邊,這也是我們公司的專長。比如說我們可以幫助客戶提高5%的利潤率,降低采購升本1%-5%,這是直接的材料,還有間接才可以降低5%-20%,管理材料可以降低20%-35%,運營資本可以降低10%-25%,物流可以降低10%-25%,資產利潤率可以增加5%-10%。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我們,有一個網站叫收購集成工具箱,包括一些模板,所以你可以看到一些清單、分析工具、分析模型,還有其他的工具。在結束之前我想讓大家看一下我們所做的模擬模型,模擬在每一個供應鏈階段如果進行優化和轉型之后有怎樣的影響,可以看到,最終結果是有一千萬的,假設我們有一千萬的平材制造商,經過這樣優化之后它可以實現鐵礦石的價格可以降低25%,另外能夠改進它的成本,以及物流成本,而且每往下游輸送100萬噸的鋼,它的利潤改進可以實現每噸鋼100美元,另外還有協同效應。這個就使得這家企業的稅前利潤從5%增加到10%,如果通過這些改進之后能夠實現10%。
另外還有一個協同效應,能夠給你帶來3%的利潤,這樣使得整個的利潤提高可以達到14%,所以說如果我們在這些不同的領域能夠都有所改進和優化,同時再加上協同收購之后,協同效應做得比較好的話,我們就可以實現14%的利潤提高。
總結一下,如果想獲利,如果想可持續發展,中國鍋貼行業面臨三個命題,第一,首先上游的供應鏈要優化,通過并購,通過在中國以外的海外來進行積極的礦業的開發。
第二,我們在下游的供應鏈上一定要進行優化,通過有效的重組,以及分銷。
第三,在中游我們要進行優化,通過行業重組、利用收購、集成來實施領先的實踐和經驗。所以這些命題都是相互依存的。在每一個領域的成功都會影響其他兩個領域,很多企業在上游和下游的優化都做得不錯,他們會獲得競爭優勢,使他們在整個行業的集中過程中能夠立于不敗之地,同時我們需要更大,而且財力上更強的業界領先者來驅動這個全面的供應鏈的優化,謝謝諸位。
延伸閱讀
- [騰訊]
- 關鍵字:J.Lichtenstein: 優化 海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