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礦石現貨平臺鳴鑼交易 三大礦交易量成關鍵
來源:人民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5月8日,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下稱北礦所)對本報確認,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如期上線交易。目前,該平臺已擁有138家會員。不過,一位市場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要發…
5月8日,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下稱“北礦所”)對本報確認,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如期上線交易。目前,該平臺已擁有138家會員。
不過,一位市場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認為,要發揮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的真正作用,最重要的是看交易量如何,尤其是三大鐵礦石供應商的真實參與度和認同感如何。同時,如何協調好礦商想賣高價礦、鋼鐵企業想買低價礦和貿易商高賣低買的利益訴求也是該平臺需要考慮的事。
北礦所總裁董朝賓昨日強調,平臺實行嚴格的交易會員制度——必須是從事鐵礦石貿易、生產、加工等經營活動的企業法人,且前一年度鐵礦石交易量在30萬噸以上。
據現場媒體描述,昨日第一筆鐵礦石買賣成交的時間是上午9點31分,價格是145美元/噸,成交總量為16.5萬噸。這與目前外盤報價的印度粉礦價格相差無幾。
本報了解到,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包括六大板塊:國際在途A,國際保稅B,國內在途C,國內港口D、E、F。其中,國際在途A和國際保稅B用美元結算,后兩者運用人民幣結算。
此外,平臺交易系統設置了基準價、漲跌幅限制等“風險控制”措施。據現場媒體報道,每個交易日開市時系統將公布交易標的的基準價格,該基準價格是計算漲跌幅的依據。平臺運行初期采取會員詢價制度,對詢價結果進行加權平均后生成基準價;平臺運行一段時期后,則由交易系統根據前一日的成交情況自動生成基準價。同時,據近10年來鐵礦石交易統計數據,現貨市場平均日漲跌幅度不超過7%。在風險合理可控的前提下,系統目前設置的漲跌幅限度為±10%。
“不過,平臺影響力的建立,不光需要大型鋼企、礦商的加入,更需要交易量作保障。”一位市場人士表示。據路透社報道,北礦所一位高層承認,“總量要達到一年1億噸或2億噸,才能實現發現價格的功能。”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進口鐵礦石6.86億噸,其中現貨礦約為4.9億多噸,這意味著,該平臺需要集中全國進口現貨鐵礦石20%到30%左右的交易量。業內人士認為,想要達成上述交易量短期內或難實現,尚需時間來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