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呼吁:珍惜我們共有鐵礦石的交易平臺
來源:中國冶金報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5月8日,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在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正式上線運行,這在一定意義上標志著鐵礦石市場進入新的階段!吨袊苯饒蟆酚浾咴趯︿撹F企業、國內外礦石生產商、鐵礦石貿易商、專家…
5月8日,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在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正式上線運行,這在一定意義上標志著鐵礦石市場進入新的階段。
《中國冶金報》記者在對鋼鐵企業、國內外礦石生產商、鐵礦石貿易商、專家學者等多方采訪中獲知,該平臺之所以受到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是因為它創建了一個有公信力的渠道———由鐵礦石生產、貿易、用戶等相關利益方共同發起,為實現共同利益確立了前提;它孕育了一個新的希望———真正建立起公開、透明、合理的鐵礦石市場定價機制,促進全球鐵礦石貿易的健康發展。中國從20世紀末即成為全球最大鐵礦石進口國,該平臺設在北京,也是受到業界矚目的原因之一。為此,該平臺被各界稱作“行業的平臺”。
“行業的平臺”體現各方利益
經過1年的多方調研與籌備,2012年1月16日,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共同發起設立了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該平臺的啟動,標志著中國在探索更加公正、透明的鐵礦石定價機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國際鐵礦石貿易定價機制經過屢次變遷,形成了為長協和現貨兩種機制。目前中國鐵礦石貿易中現貨礦比例大幅增加,已經達到70%左右。現貨價格主要是買賣雙方參照鐵礦石指數協商定價,基本上不透明,很容易出現暗箱操作。幾大礦山定價所參照的鐵礦石價格指數形成也缺乏代表性和透明性,受到行業內的普遍質疑。在新形勢下,鐵礦石行業上下游企業都在尋找一個確保定價透明、公開,能為交易雙方所接受的合理模式。由此,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應運而生。
《中國冶金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多數交易方認為,成熟的交易平臺應做到定價方法的科學性、數據的公開透明性、樣本的代表性、平臺運作的獨立性以及足夠的流動性。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會長徐旭、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總裁董朝賓,在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啟動儀式及會員簽約儀式上多次表示,該平臺作為一個獨立公開的第三方運營平臺,承諾堅持四條原則:一是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自覺接受國家有關部門的監管;二是堅持獨立、規范、按市場規則運作的原則,建立健全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經理負責制;三是堅持現貨交易原則,平臺只開展鐵礦石現貨貿易的相關業務,不發展期貨、掉期業務和其他金融衍生品業務;四是作為一個開放的平臺,歡迎國內外鋼鐵生產商、鐵礦石生產商和貿易商的加入與合作。
目前,中國進口鐵礦石貿易量占全球海運貿易量的60%以上,也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現貨交易市場。相當可觀的鐵礦石生產、貿易、用戶企業的資源量匯流于此,形成了完整的鐵礦石產業鏈條。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的14家發起會員,包括寶鋼、鞍鋼、武鋼、首鋼、河北鋼鐵等中國五大鋼鐵企業,中國礦產有限公司、中國中鋼集團、中化國際、中信金屬、中建材等中國五大鐵礦石貿易企業,巴西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亞的力拓、必和必拓、FMG等國際四大鐵礦石生產商。其會員涵蓋面之廣、在鐵礦石貿易量中所占份額之大,避免了平臺僅代表行業中某一方利益的片面行為,從而有利于體現全行業的利益。多位業內人士向《中國冶金報》記者表示:“相信這正是該平臺的生命力所在。”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市場部主任王穎生介紹,該平臺成立以來不到4個月的時間里,多家企業以較高的速率加入到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截至5月7日,該平臺已擁有會員136家。
充分發揮市場發現價格的作用
據了解,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的交易品種包含了粉礦、塊礦、球團礦、造球精粉等主流鐵礦石品種,國際市場、國內市場交易分別以美元、人民幣計價。在價格的形成方式上,平臺會將每一單交易量、價在平臺上予以公布,其透明的交易價格將作為標準價格,為平臺上其他企業提供參考依據。鐵礦石供需的任何一方如果不加入平臺,就難以形成和發現主流價格,對供需雙方的話語權都會造成缺失。這也為平臺保證足夠的流動性提供了條件。
業內人士認為,今后鐵礦石交易長協和現貨并存的局面將長期存在。就現貨市場來講,通過交易平臺發現價格,其透明度高于目前的電子招標和場外談判定價,是一大進步。大的鋼鐵企業從均衡生產考慮,可保留一定量的長協以保證鐵礦石穩定供應,而其價格將參照鐵礦石價格指數和現貨交易平臺發現的價格來確定。
王曉齊指出,要正確看待平臺發現價格的作用。市場供求關系是決定價格的主要因素,該平臺只是提供一個客觀反映成交價格、真實體現供求關系和價格走勢的場所,并不能決定價格的高低。但由于平臺實行實物交割,不發展期貨、掉期業務和其他金融衍生品業務,這就決定了人為炒作不會形成大的氣候,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合理透明的鐵礦石價格。這一平臺的成立,也向社會傳達這樣一些信息:一是鐵礦石這一大宗商品具有數量大、價值不高、品種質量差異大、儲存成本高的特點,金融屬性很低,不易開展期貨和金融衍生品交易。開展期貨及金融衍生品交易只能增加交易成本。二是保持大宗商品特別是大宗礦產品的價格穩定,對生產商、使用商和貿易商都是有益的,是資源生產國、使用國的共同利益所在。胡錦濤主席在去年G20會議上曾提出,應穩定供求關系,加強金融市場監管,增強市場交易行為透明度,抑制投機炒作行為,努力促進大宗商品價格合理和基本穩定。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的建設也是對大宗商品價格穩定機制的積極、有益探索。
王曉齊提出,隨著平臺的建立和完善,希望平臺的會員企業充分利用這一平臺,將各種大宗交易放在平臺上進行,減少場外交易,從而更好地發揮平臺發現價格的作用。
業內人士指出,作為新生的事物,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臺并不是唯一的。但無論如何,這個匯集了全球眾多行業巨頭的平臺,為實現更為合理、科學的鐵礦石定價機制提供了一種可能。在這個屬于行業自己的平臺上,需要所有參與方來呵護和培養,共同把這個新事物建設得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