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纜企業普存鉛污染隱患 專家呼吁禁鉛政策出臺
來源:新華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由于在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含鉛熱穩定劑,我國PVC線纜行業成為隱藏重金屬污染的重災區,卻長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專家呼吁,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政策,接軌國際規范標準,在線纜行業嚴格執行…
由于在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含鉛熱穩定劑,我國PVC線纜行業成為隱藏重金屬污染的重災區,卻長期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專家呼吁,有關部門應盡快出臺政策,接軌國際規范標準,在線纜行業嚴格執行禁鉛,推廣環保替代產品和技術,防止出現新的重大環境污染事件。
2011年,全國各地多次發生因重金屬污染造成群發性健康危害事件或造成特大環境污染事故的惡性事件,嚴重威脅群眾健康,引起全社會廣泛關注。而記者對一些電線電纜企業調查后發現,國內絕大多數的電線電纜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均使用鉛鹽作為熱穩定劑,普遍存在鉛污染隱患。
近年來,我國電線電纜產量和用量穩步增長。據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統計,2010年電線電纜銷售額達4136億元。“目前我國PVC電線電纜加工中,普遍使用鉛鹽類穩定劑,三堿式硫酸鉛和二堿式亞磷酸鉛復合,外觀為粉末狀。鉛鹽熱穩定性優良,耐候性好,但毒性大。”上海電線電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曠天申說。據統計,全國每年的鉛鹽使用量達數萬噸。
記者了解到,PVC電線電纜行業屬勞動密集型企業,大多數廠家生產設備簡陋,生產一線粉塵很大,生產車間煙霧繚繞。工人簡單的防護措施很難控制鉛塵進入人體,長期接觸鉛粉塵,會導致肺部及呼吸系統鉛含量不斷升高,最終導致鉛中毒。而生產過程中含鉛粉塵無組織性排放,導致生產車間地面、設備及廠區周邊散落大量含鉛原材料的粉塵,隨雨水沖刷及風的傳播,這一污染效應被放大,對工廠周邊環境造成重金屬污染。
杭州市環保協會副會長徐建明告訴記者,2011年7月杭州市環保局固廢中心及杭州環保協會對杭州地區兩家線纜制造企業鉛鹽熱穩定劑的使用情況和鉛污染問題進行了專項調查。調查顯示,使用鉛鹽穩定劑的一家公司多個車間鉛塵含量超標,其中PVC混料車間的鉛塵超標高達16倍(實測鉛塵為0.494mg/m3,標準為≤0.03mg/m3)。在鉛塵嚴重超標的工作環境下,作業性質又是勞動密集型,極易發生血鉛大規模群體中毒事故。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一些小的線纜生產企業還未對這個問題引起重視。對于鉛污染最為嚴重的配料間,職工一般只帶一個防護口罩;在一般的生產車間,員工甚至連口罩都不戴。“鉛鹽穩定劑在整個的生產材料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相當于做飯時的味精,根本不會造成鉛中毒。”杭州一家塑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表示。讓職工參加職業病培訓和職業病體檢是該行業的規定動作,但該公司也從來沒有組織職工參加過這些活動。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苑會林認為,PVC電線電纜行業要避免鉛中毒事件發生,關鍵是要停止使用各種含鉛的熱穩定劑。歐美等國家早就禁止在塑料行業使用含鉛添加劑,其產品檢驗標準中也嚴格禁止含鉛。目前各種不含鉛的環保穩定劑在國內早已推出市場,技術上、應用上都相當成熟,產品各項性能指標與鉛鹽相比無差異。
記者了解到,一些規模較大的線纜企業對行業禁鉛普遍表示支持,但是在目前競爭激烈、利潤率只有3%-5%的行業現狀下,絕大多數企業不敢冒險嘗試用環保穩定劑。“其實我們知道鉛穩定劑有污染,雖然替代環保材料在價格上只略貴一點,但如果僅是我們企業放棄使用,肯定會對經營產生影響。”一位企業經理說。
“原來一些企業是因為成本原因而不愿意使用環保材料替代鉛鹽,現在這方面的技術進步使環保材料的成本和鉛鹽基本持平。”中石化齊魯分公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李靜說,“企業不愿意改用環保替代品,一方面是因為鉛污染往往是長期造成的,企業對其危害缺少必要的認識,而長期的生產習慣使企業不愿意改變并承擔修改生產配方的風險。”
江蘇寶源高新電工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少數使用環保材料替代鉛鹽生產線纜的企業之一。該公司高級經濟師解洪俊介紹,使用了環保材料后,公司產品在質量和成本方面并沒有太大變化,卻消除了污染隱患,效果十分明顯。他認為大的企業使用替代材料在技術上沒有問題,而一些小企業由于技術力量欠缺,可能會在工藝配方等方面遇到阻礙,有關行業協會應該在技術推廣上做更多的宣傳和指導。
上海電線電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曠天申表示,每個電線電纜企業的決策者都應該站在戰略高度和維護社會穩定角度重視鉛污染問題。在日益頻發的“血鉛”事件中,企業不要成為始作俑者和犧牲者。因為一旦鉛中毒事件爆發,可能對全行業造成嚴重影響。同時政府有關部門應未雨綢繆,積極引導電線電纜行業走環保路線。從源頭上徹底斬斷含鉛熱穩定劑在線纜企業中的使用,在行業中強制性推行“禁鉛法規”,避免鉛污染事件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