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鋼企著力開發薄規格集裝箱板
來源:鋼聯資訊|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4月份,首鋼京唐公司熱軋部1580生產線軋制1.6毫米超薄規格集裝箱板3500噸,軋薄技術邁上了新臺階。據悉,首鋼京唐自主集成的1580熱軋生產線之前每月生產1.6毫米超薄規格集裝箱板能力僅為300噸…
4月份,首鋼京唐公司熱軋部1580生產線軋制1.6毫米超薄規格集裝箱板3500噸,軋薄技術邁上了新臺階。
據悉,首鋼京唐自主集成的1580熱軋生產線之前每月生產1.6毫米超薄規格集裝箱板能力僅為300噸。面對鋼材市場的激烈競爭,熱軋作業部成立了1580軋制超薄規格集裝箱板技術和質量攻關小組,提高軋機軋薄能力。4月份,共軋制1.6毫米超薄規格集裝箱板3500噸,將原超薄規格生產紀錄提高了10倍。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生產基地,約占世界總量的90%。用薄規格高強度集裝箱鋼代替厚、笨、低強度的傳統用鋼,能使集裝箱減重20%,為企業降低運輸費用17%左右。鋼聯資訊編輯獲悉,國內鋼企在提高薄規格產品軋制比例的同時,也在提升軋薄技術。
目前,本鋼1880生產線薄規格產品軋制比例已突破50%,2011年前5月生產集裝箱鋼近30萬噸,并且能生產出Q235B1.2×1250mm、Q235B1.4×1250mm兩種極限規格產品。2011年8月,武鋼條材總廠CSP分廠成功生產出一批強度級別為800兆帕、厚度為1.2mm的薄規格高強度集裝箱鋼,提高了集裝箱用鋼市場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去年四季度國內鋼材價格大幅下降,而鐵礦石等大宗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鋼鐵行業處于“微利”時代。2011年8月~9月份,針對硅鋼、薄規格集裝箱板、管線鋼等品種市場盈利一度較高的情況,沙鋼立即決策將其作為階段性的產銷重點,累計生產高盈利的硅鋼24萬噸、集裝箱板55萬噸、管線鋼33萬噸,取得了明顯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