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利益鏈條 力拓漸進式滲透中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核心提示:湘電集團旗下湘電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吉平表示,這意味著湘電集團成立70多年以來,礦用自卸車實現首次出口。英美礦業巨頭力拓(Rio Tinto)正試圖通過采購與中國建立一種…
核心提示:湘電集團旗下湘電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吉平表示,這意味著湘電集團成立70多年以來,礦用自卸車實現首次出口。
英美礦業巨頭力拓(Rio Tinto)正試圖通過采購與中國建立一種密切的產業鏈關系。
5月31日,力拓與湖南湘電集團(簡稱湘電集團)在湖南湘潭舉行四臺礦用自卸車交付儀式。這不僅是力拓首次從中國制造商采購根據個性化需求量身定制的礦用自卸車,額定負載能力達230噸,對于湘電集團而言,這一產品交接似乎也意義非凡。
湘電集團旗下湘電重型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吉平對本報記者表示,這意味著湘電集團成立70多年以來,礦用自卸車實現首次出口。
而作為全球礦業巨頭,力拓也還在進一步深化與中國的長期合作關系,中國市場已成為其最為強勁的需求方。
漸進式采購戰略
湘電集團自去年與力拓簽訂采購合約至今,雙方已簽訂了三個合同,“正在洽談第四個合同”,李吉平對本報記者介紹,力拓采用的是漸進式采購戰略,雙方合同的履行情況也將直接決定今后的合作方向。
事實上,這是力拓一貫的做法,其經驗則源自與北車集團齊齊哈爾鐵路車輛公司的合作經歷。
力拓負責新興市場采購的總經理馬長江(Mark Rivers)介紹,幾年前,力拓最開始只從齊齊哈爾鐵路車輛公司采購了四節車皮,而截至目前,采購量已上升到3000多節車皮。
力拓在中國的采購金額也逐年上升。2001年,力拓在華采購金額只有1500萬美元,2012年,力拓在華采購預算已達15億美元。
對中國的礦山設備供應商來說,15億美元的采購計劃無疑充滿誘惑。不過,力拓有一套自己的供應商選擇標準。
從雙方透露的信息來看,力拓在此次采購合作中掌握主動權。湖南省政府和湘電集團用隆重的方式來慶祝與力拓達成合作,并視為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但本報記者了解到,在雙方的交易過程中,力拓則更為主動,而這也與一直渴求走出國門的湘電集團不謀而合。
對于此次交付細節,力拓和湘電集團均拒絕透露合作金額。“我們提供的產品肯定是有性價比的。”李吉平說。
馬長江則對本報記者表示,與產品采購價格相比,力拓更看重的是“是否根據公司的需求來設計產品”。另外,力拓還更重視產品的生命周期,即所采購產品的成本分攤到每年的使用成本,這需要綜合力拓礦山開采、銷售等各方面的情況來確定。
李吉平則期待,能通過此次合作,借助力拓在全球市場的聲望,將湘電集團的產品推向發達國家的市場。
按照目前預定的合作方式,如果四臺礦用自卸車順利投入使用,湘電集團也將獲得更多來自力拓的訂單。
滲透中國市場
與中國建立一種穩定且長遠的合作關系,是力拓的投資者們最重視的問題之一,力拓從業務的各個環節都試圖切入這一問題。
澳大利亞駐華大使孫安芳一語道出了力拓的良苦用心,“除了向中國出口原材料,為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資源保障,力拓還通過進口中國的礦山設備,與中國建立一個分享利益的產業鏈關系。”
力拓也不僅希望在中國樹立一個全球先進的礦產品生產商形象,還期待將其采購需求嫁接到與中國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計劃上。
除了采購金額逐年上升,力拓在中國的采購產品也朝高新技術方向延伸。此次向湘電集團采購整裝礦山設備也印證了這一方向。在此之前,力拓在華采購的商品到絕大部分局限于零部件。
馬長江透露:“我們最近還向一家中國企業采購了一個變壓器,目前處于試用階段。”
事實上,力拓與中國企業的合作也正發生微妙的變化。對力拓而言,中國已不再是單純的重要出口市場,而是市場和供應基地的結合體。這種一體化的戰略也被越來越多跨國企業采用,由此帶來的成本節省效應也同樣立竿見影。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力拓的礦山設備的主要提供商均源自于日本小松公司和美國卡特彼勒。“我們有必要來選擇更多采購商,希望將來中國能替代西方的產品。”馬長江說。
而對于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對采購計劃的影響,馬長江則認為,這對采購來說是一個積極的因素,在經濟增長受阻之時,公司降低成本的愿望也更加強烈。
“這時候,更容易說服董事會基于降低成本的考慮,進一步多元化地選擇供應商。”馬長江說。
延伸閱讀
- 上一篇:船東協會反對淡水河谷大船 稱各方均不能獲益 下一篇:“投資風”再現提振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