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之后現反彈 商品抄底須謹慎
來源:中國證券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在遭遇黑色星期一的斷崖式大跌之后,周二國內商品期貨多數收漲。農產品領漲市場,糧食品種尤其突出;有色金屬在滬銅帶領下集體上揚,但能源化工品依然維持弱勢,橡膠跌幅居前。此外,貴金屬滬…
在遭遇“黑色星期一”的斷崖式大跌之后,周二國內商品期貨多數收漲。農產品領漲市場,糧食品種尤其突出;有色金屬在滬銅帶領下集體上揚,但能源化工品依然維持弱勢,橡膠跌幅居前。此外,貴金屬滬金昨日小幅調整。
市場人士分析,昨日市場的集體飄紅是周一大跌后的現修復性反彈,并非有實質性的利好支撐,所以商品市場整體依然處于弱勢之中,投資者意圖抄底則須謹慎。
有色農產品攜手走強
國內農產品和有色金屬昨日攜手走強,領頭的強麥漲幅超過了2%,此外,玉米、豆粕漲逾1%,豆油、白糖、秈稻、菜油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但棉花昨日依然延續周一的跌勢,主力合約1301跌幅為0.29%,創出了該合約上市后的新低。金屬方面,滬銅領漲,滬銅、螺紋鋼主力合約上漲逾1%,滬鋅、滬鋁也錄得不同漲幅。
從反彈的力度來看,除了油脂和棉花外,其余品種反彈力度較強。上海中期期貨分析師經琢成指出,主要是由于在排除宏觀系統性影響外,還是與短期影響各品種基本面的因素有關。
強麥1301合約早盤以2472元高開,日內高舉高打,至交易結束,該合約放巨量至2540元每噸,上漲67元每噸,漲幅2.71%,成交量達116萬余手,增倉18萬余手。經琢成表示,強麥期貨大漲主要是因部分地區冬小麥遭遇病蟲害,且已經嚴重影響到小麥品質,造成市場對本年度冬小麥產量增幅減少的預期,然而,中長期影響因素卻并不支撐價格持續上漲,因小麥下游需求不振。
經琢成對農產品整體后市相對謹慎。她指出,從活躍度來看,后市值得關注的品種仍集中在玉米、豆粕品種上。目前,除了玉米期價出現向上突破的跡象外,其他農產品仍處在下跌趨勢中,因此并不宜盲目抄底。
有色金屬雖集體走強,但市場人士并不看好其近期的走勢。海通期貨投資咨詢部總經理陶金峰指出,昨日滬銅帶領有色反彈,主要是市場期盼G7財長會議商議采取措施解決歐債危機等因素。東證期貨分析師陳佳杰則認為,市場對希臘第二輪選舉的擔憂情緒仍在升溫,目前看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預期越來越強烈,美元和黃金近期雙雙走強就是很好的驗證。受此影響,有色金屬價格岌岌可危。
從基本面看,陳佳杰說,國內中小冶煉廠普遍選擇減產,但遠不能掩蓋巨量的過剩產能,目前有色價格唯一的支撐因素是成本,鋅和鋁價走勢對此已有充分體現,但金融屬性最強的銅價則存在不小的下跌空間。
昨日滬金有所調整。陶金峰認為,黃金近日為強勢調整,國際金價在1632美元有一定反彈阻力。而隨著市場對于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預期越來越強烈,美元和黃金近期可能將雙雙走強。
能源化工弱勢難改
昨日在能源化工品方面,橡膠跌幅居前,PTA下跌逾1%,PVC主力合約與周一收盤持平。但甲醇則上漲,漲幅逾1%。不過昨日的上漲并未改變市場人士對能源化工品近期弱勢的預期。
陶金峰認為,原油在接近80美元附近雖然有弱支撐,但中短期走勢依舊偏空。
上海中期期貨分析師李宙雷指出,對于國內的能源化工品而言,經歷周一集體跌停后,昨日國內塑料和PTA處于減倉回升的局面,前期主力空頭獲利離場是行情止跌小幅回升的主要原因,從盤面運行走勢來看,增倉下行和減倉上行都反映出空頭仍占據主動,宏觀面利空消息的不斷以及自身偏弱的基本面是期價難以有效回升的主要原因。
市場人士分析,昨日領跌化工品的滬膠在全球經濟形勢不明朗以及需求疲軟的擔憂之下,近期依然將震蕩尋底。
值得一提的是,塑料整體走勢相對PTA較強,主要是因為社會庫存處于正常水平偏下,市場的剛性需求尚存,加上石化企業的挺價舉措,導致其走勢較其他化工品種抗跌。不過,“能源化工品種整體難以出現有效反彈。”李宙雷認為。
延伸閱讀
- 上一篇:機構連續三月看空大宗商品 下一篇:攀鋼釩煉鋼廠釩渣月產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