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航運評論:中國出口下滑 漢堡港“最受傷”
來源:上海航運交易所|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漢堡WeltWirtschafts學院受漢堡儲蓄銀行(Hamburger Sparkasse)之托對中國經濟放緩之于漢堡的影響展開研究,并發表名為《中國未來與漢堡命運》的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作為德國最大的集裝箱…
漢堡WeltWirtschafts學院受漢堡儲蓄銀行(Hamburger Sparkasse)之托對中國經濟放緩之于漢堡的影響展開研究,并發表名為《中國未來與漢堡命運》的研究報告。
該報告指出,作為德國最大的集裝箱貿易港,漢堡港急需其主要貿易伙伴中國的出口貨量強勁上揚。中國作為漢堡在亞洲地區貿易的最重要伙伴,2011年占到該港出口量的8.6%。從集裝箱吞吐總量上看,中德2011年從該港進出口貨箱達到300萬teu,同比增長30萬teu,成為該港最大的集裝箱貿易國。
2011年漢堡港處理箱量多達900萬teu,成功擊敗其兩大競爭對手——鹿特丹港和安特衛普港,穩坐歐洲第二大港寶座,然而,漢堡港務局發布的今年一季度出口亞洲的海運箱量大跌5%至120萬teu。
學院研究報告稱,德國出口至中國貨盤前三位分別為航空產品、金屬制品以及化肥。德國從中國進口貨物主要有服裝、船舶以及電子產品。
盡管中國新興中產階層對于德國高價值出口商品需求前景仍然樂觀,但是隨著前者人口紅利優勢逐漸消失,國內原材料商品以及初級產品的進口需求可能受到抑制。中國如果發生經濟危機或是中央經濟政策發生轉向都將給漢堡當地發展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漢堡儲蓄銀行企業客戶主任Andreas Mansfeld指出,“盡管銀行與當地客戶群以及中國銀行建立了穩定的業務聯系,但是保持長期貿易金融業務仍然是一大挑戰。中國對于貿易中心漢堡的重要性不可低估,信貸保護和穩定的銀行接觸仍是未來亂世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