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鋼企對決東南亞市場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幾家歡樂幾家愁。不久前,醞釀多年的寶鋼湛江項目以及武鋼防城港項目獲批。湛江市長王中丙在國家發改委門前激動得親吻批復文件。但另一方面,眼看兩大產鋼基地即將動工,日本鋼企卻坐不住了。…
資料顯示,武鋼和寶鋼分別投資640億元和700億元在相距不到200公里的廣西防城港和廣東湛江建設年產1000萬噸的鋼鐵基地。兩公司分別計劃于5月28日和31日舉行開工儀式,預計2-4年后投入生產。位于中國南方的兩座海濱勝地很快將搖身一變成為鋼鐵之城。
然而,眾所周知,中國鋼鐵行業已進入“微利時代”,從2011年至今,行業龍頭寶鋼的收益率持續下滑。此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也表示,今年以來,鋼鐵行業繼續面臨市場需求減弱、鋼材價格下降、原材料價格高企、經濟效益不斷下滑等嚴峻形勢。一季度國內重點大中型鋼企虧損數億元,為近12年來的第一次全行業虧損。行業需求低迷之時,全國800多家鋼鐵企業卻陷入越虧越產怪圈,勢必造成階段性過剩。
在此背景下獲批的兩大鋼鐵基地確實早已將東南亞各國圈定為重要銷售市場。寶鋼內部人士曾透露,湛江項目將通過集約化和專業化的生產方式,主要生產面向汽車、家電、機械行業的碳鋼板材高端產品,未來產品及服務將有計劃地輻射至東南亞市場。
而同樣想在東南亞分得更多市場蛋糕的日本鋼企也在不斷加碼業務。2011年,日本向新、馬、印、泰、越、菲6國出口鋼鐵達1130萬噸,日本JFE還計劃與我國臺灣企業合作在越南中部修建鋼鐵廠。因此,日本鋼鐵行業預測,今后中、日、韓在東南亞鋼鐵市場的競爭將十分激烈。
事實上,在鋼價“跌跌不休”和鋼鐵業全面過剩的背景下,兩個千萬噸級的項目接連上馬不僅讓國外鋼鐵企業感到危機,在國內也引發了業界擔憂。幾百公里范圍內上馬兩個千萬噸級項目,對于目前需要嚴控產能的中國鋼鐵業來說,只能靠更大力度地淘汰落后產能才可以實現。
另一方面,“如果中國鋼鐵行業大幅提高對國際市場的出口量,很可能引發更激烈的國際貿易摩擦”。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分析師告訴記者。事實上,去年,武鋼等國內鋼鐵企業已經深陷國際貿易摩擦泥潭,同時,還有多個國家對中國鋼材大量出口提出警告。“貿易摩擦會讓中國鋼鐵行業更加困難。”上述分析師說。
對此,中鋼協相關負責人指出,現在,國內鋼鐵行業還要控制產能,從今年一季度來看,由于粗鋼凈出口的大幅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市場疲弱的壓力。這一點鋼鐵企業應當有清醒的認識,而如果粗鋼產量繼續呈上升態勢,一旦國際市場發生變化,必然對國內造成很大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