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組建億噸級能源化工集團 轉型面臨缺水壓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6月18日,陜西省政府決定組建榆林能源集團公司,打造億噸級大型能源化工企業,發展商品煤開發、煤電一體化、煤鹽化工和煤炭營銷。有專家向本報記者表示,在煤炭價格連續下跌、多個港口出現煤…
6月18日,陜西省政府決定組建榆林能源集團公司,打造億噸級大型能源化工企業,發展商品煤開發、煤電一體化、煤鹽化工和煤炭營銷。
有專家向本報記者表示,在煤炭價格連續下跌、多個港口出現煤炭壓港的情況下,陜西煤炭主產區榆林今年的經濟形勢與財政收入不太樂觀。
在此背景下,如何改變單一的能源輸出發展模式,不僅是榆林需要面對的問題,更是陜北乃至整個陜西即將面對的問題。
陜西省區域經濟研究會會長、西北大學城市與區域發展研究院院長白永秀對記者表示,陜西這個能源大省轉型所要面對的問題不少,一方面能源企業越來越多地集中在政府手中,活力不足;另一方面陜北能源化工基地要延伸產業鏈,發展深加工、精加工,卻面臨缺水的難題。
能源驅動陜西經濟
2010年陜西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十一五”期間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與內蒙古、湖南、湖北一起被稱為“金磚四省”。
與內蒙古一樣,鑄就陜西金磚省份的也主要是黑色的煤炭與石油。
這些年來,能源化工產業已經取代制造業成為陜西的主導產業。以能源化工為主的陜北榆林、延安在陜西的經濟總量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2011年兩地在陜西經濟總量中占比近1/3,如果加上銅川、咸陽關中兩大能源大市,能源化工產業在陜西經濟中所占份額可達1/3以上。
在陜西省“十一五”發展思路中,對陜北的區域發展定位為“跨越發展”。陜北能源產業的“跨越發展”得益于國家戰略的部署。
榆林、延安二市位于號稱“能源聚寶盆”的鄂爾多斯盆地區域內,煤油氣鹽資源豐富,西部大開發戰略將陜北能源開發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今年獲批的《陜甘寧革命老區振興規劃》提出的“四區一基地”戰略定位中的“一基地”就是指國家能源化工基地。
在這些國家戰略的推動下,陜北不僅改變了長期以來的貧窮落后面貌,更是在短短幾年內追趕上關中的寶雞、咸陽等重要城市。
根據官方統計資料,延安GDP從2001年的107.2億元增加到2011年的1113.35億元,增長近10倍,在全省躋身前四強,主要依靠能源產業的發展。
而榆林市發展的速度更驚人,2011年經濟總量達到2292.26億元,在全省位居第二名,占到省會城市西安經濟總量3864.21億元的近2/3。
不過,在白永秀看來,陜西這種越來越依賴資源的發展方式比較單一,在資源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受到的沖擊影響比較大,因此有必要進行產業轉型。
其實,陜西省已經看到陜北依賴能源輸出的不可持續性,在“十二五”規劃中,將原來的“陜北跨越發展”改為“持續發展”。
在陜北各地,也在探索走能源深加工、精加工的路子。
“延安的工業轉型主要是發展精細化工,特別是煤化工、石油化工和天然氣化工。”延安市委政研室主任鄧世宏告訴記者,這幾年延安要上馬一批乙烯、甲醇和電廠等大型化工項目。
延安資源轉型的一個重要優勢在于,有延長石油集團這樣一家屬于地方的國企,它的精細化工項目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在延安當地。
不過,當地一些官員告訴記者,延安的經濟結構現在還是比較單一,除了能源化工企業外,找不出一家拿得出手的企業。
轉型之困
產業轉型并非說起來那么簡單,在陜北,發展資源深加工、精加工就需要上馬一大批高耗水項目,而當地水資源非常稀缺。
“陜北降雨量小,蒸發量大,現在延安市用水很緊張。”延安市水務局副局長趙西安告訴記者,延安市日用水量5萬噸,而目前唯一一個大型供水工程就是王瑤水庫。
“為了保證向延安市區供水,我們水庫已經有四年沒有空庫運行,泥沙淤積占去了一大半水庫庫容,而按照省水利廳的防汛要求則是兩年空庫運行一次。”王瑤水庫管理處副主任南振奮對記者表示,再過幾年水庫僅向城市供應生活用水都會困難,更別說工業項目了。
“十二五”期間延安要布局富縣180萬噸油煤氣綜合利用、延長鹽煤氣綜合化工、黃陵子長780萬噸煤焦化等一批精細化工項目,如何解決耗水問題?
為此,延安市委書記姚引良提出“引水興工,產業轉型”。一方面,在延安北部從黃河引水9180萬方,分別供應延安市區和延長、延川等縣城的生活用水,以及姚店、永坪、子長、延長4個工業園區的生產用水;另一方面,在延安南部修建南溝門水利樞紐工程,以解決洛川、富縣、黃陵等地的延安煉油廠、楊舒工業園區、華能延安電廠、延安能化基地等生產生活用水。
對于延安來說,這兩大供水方案仍需時間,引黃工程指揮處和南溝門水利樞紐建管處兩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兩個工程預計最快三年后才會建成。
水資源的問題雖然有解決方案,但是能源化工產業發展的體制弊病仍然難以解決。白永秀對記者表示,這些年來能源化工產業越來越集中到國家手中,雖然“新36條”鼓勵民企進入壟斷行業,但是民企很難進入,很多企業不是被國企收購就是“傍大款”投靠國企旗下。
白永秀警告,民營企業對市場風險反應靈敏,國有企業即使虧損還有政府支持,而能源產業越集中在政府手里風險也就越大。
“最近的煤炭、石油價格下跌給陜西敲響了警鐘,要反思以往的發展模式,及時進行產業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