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國標“漏洞”下“涂鍍之鄉”危機隱現
來源:鋼聯資訊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已經30多歲的老陳,于去年年底放棄原來的工作,加入了山東省博興縣一家涂鍍鋼板生產企業,成了該民營鋼廠業務部門的一名普通銷售員。過了而立之年,選擇一個之前從未接觸過的行業,再從一名普…
已經30多歲的老陳,于去年年底放棄原來的工作,加入了山東省博興縣一家涂鍍鋼板生產企業,成了該民營鋼廠業務部門的一名普通銷售員。
過了而立之年,選擇一個之前從未接觸過的行業,再從一名普通員工做起,這樣的選擇對老陳而言顯得異常艱難,他坦言自己猶豫了很長時間。但若將老陳放入博興縣涂鍍板卷行業24000余名從業大軍中,他的這種經歷和選擇,雖不普遍卻也并不突出。
隸屬山東省濱州市的博興縣,以上世紀70年代的黑白鐵加工手工作坊為起源(黑白鐵制品主要指廚房煙罩、爐灶、煙囪、水桶、通風管道等),自上世紀90年代起成為中國北方乃至全國最大的涂鍍板卷貿易集散地。
進入21世紀以來的這10余年時間內,伴隨著國內經濟和整個鋼鐵行業的高速發展,博興縣境內的涂鍍板卷貿易企業紛紛投產涂鍍板卷生產線,由此,民營的涂鍍板卷生產鋼廠在當地猶如同雨后春筍般出現,創造了中國涂鍍業的一個“奇跡”。
據悉,目前博興縣境內聚集了冷軋、鍍鋅、彩涂、鋼結構、復合板、不銹鋼等鋼材板卷產線逾240條,板卷生產企業107家,貿易企業240余家,從業者24000余人,成了中國最大的涂鍍板卷生產加工基地和貿易集散地,并被業內稱為“涂鍍之鄉”。
然而,在創造高速增長的“奇跡”之后,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涂鍍產能擴張速度過快等因素影響,博興縣的涂鍍鋼廠當前不得不面臨和其他地區涂鍍鋼廠一樣的,產能過剩、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等難題。
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國內部分涂鍍鋼廠,也包括部分在博興的涂鍍鋼廠,在低端產品領域不斷“血拼”價格,甚至為此不惜犧牲產品質量。而這一現象卻招致了整個行業的“低成本陷阱”危機。
“奇跡”產生的背景:中國涂鍍業十年黃金期
所謂涂鍍板卷(鋼板和鋼卷),指的是鍍層板卷和涂層板卷的統稱。其中,鍍層板卷是指被鍍金屬材料通過特定工藝,使鋼材板卷表面發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學反應,在其表面形成金屬鍍層,以達到提高防護能力,延長產品使用壽命的目的。
常用的鍍層金屬有錫、鋅、鋁、鉛等,按鍍層的不同分別稱為鍍鋅、鍍錫、鍍鋁、鍍鉛等。其中,鍍鋅板卷產量最大,應用最普遍(下文所說的鍍層板卷主要指鍍鋅板卷)。
據悉,鍍鋅板卷可進一步分為熱(浸)鍍鋅、電鍍鋅、熱軋鍍鋅三大類。其中,熱(浸)鍍鋅是指以冷軋板卷(包括硬質的軋硬卷)或熱軋板卷為基板,經過連續熱浸鍍鋅工藝而生產出來的產品。
涂層板卷則是以冷軋板卷、熱鍍鋅板卷、電鍍鋅板卷、鍍鋁板、高鋁合金板、不銹鋼板等為基材,經過表面脫脂、磷化、絡酸鹽處理后,在表面涂敷或有機涂料,然后進行烘烤固化而成的產品。由于涂層可以有各種不同的顏色,習慣上把涂層板卷叫做彩色涂層板卷,簡稱彩涂板卷(也稱有機涂層板或預涂鋼板)。
由上述定義可知,鍍鋅板卷可以以冷軋板卷為基材,彩涂板卷則可以以鍍鋅板卷為基材,三個鋼材板卷產品之間,形成了一條板卷產業鏈。
一般來說,涂鍍板卷產品主要用于建筑行業(輕鋼龍骨、瓦楞板、通風管道、樓層承重板、活動房、廠房房頂和房體、市政工程圍擋板等)、下游產品的基材(如鍍鋅板卷可以作為基材,在涂覆涂料后成為彩涂板卷)、家電行業(空調、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熱水器、電腦機箱等家電產品的外殼和底板)、汽車行業(車體、外板、內板、底板、車門等)以及一般民用的其他行業(貯運、包裝、糧倉、煙囪、水桶等)。
最近十余年來,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建筑、家電以及汽車等行業產量與需求呈現了高速增長狀態,而這極大地刺激了國內鋼廠對涂鍍技術的研發,以及對生產線的擴建。
由此,我國的涂鍍行業從最初技術、產品嚴重依賴外國,轉變為國產化能力近乎全領域覆蓋國內需求;整個市場也從最初的供小于求轉變為供大于求,至今甚至出現了產能過剩的難題。
據上海一位從90年代開始便從事涂鍍板卷貿易的商家介紹,在上世紀70-90年代,乃至21世紀最初幾年時間內,我國的鍍層板卷、涂層板卷生產廠家較少,需要借助國外進口來滿足國內需求,整個行業呈現供不應求狀態。
也正因為此,在上世紀90年代,鋼材貿易商只要有渠道拿到涂鍍板卷資源,就能取得豐厚的利潤,“一個車皮就能賺好幾萬元”。
而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涂鍍行業產能、產線以及產量均進入了高速發展通道。數據顯示,從2003年到2011年,我國鍍層板(帶)產量從336.61萬噸上升為3156.6萬噸,而同期涂層板(帶)產量則由71.44萬噸上升為583.3萬噸。
另據“我的鋼鐵網”統計數據,從2005年到2011年,我國熱鍍鋅板卷產能從2151萬噸上升為6386萬噸,產線從103條上升為304條;而彩涂板卷產能則從1637萬噸升為3705萬噸,產線也從171條上升至342條。即在短短7年時間內,我國熱鍍鋅板卷、彩涂板卷的產能和產線全都擴張了1-3倍。
一塊小黑板見證博興涂鍍業奇跡
“我的鋼鐵網”首席分析師賈良群曾在一次會議上向眾人播放了,他于2009年在博興縣興福鎮鋼材市場拍攝的一段視頻。
在這段視頻里,上百名涂鍍板卷的生產商、貿易商、購買商,站著圍住一塊標注著當地涂鍍板卷生產鋼廠產品價格的小黑板,等廠家出價、記錄價格、匯報價格(據其解釋,當地生產企業、鋼貿企業每天一大早就會派人來這里標注價格或了解市場價格變動情況)、商討價格、甚至還可能在此完成相互間的交易,整個場面吵雜地如同在菜市場買賣大白菜,不遠處還不斷有人騎著自行車或摩托車趕來······
2009年互聯網應用已經十分廣泛,而這種不靠互聯網或電子屏幕報價、單純用粉筆和小黑板做價格公示、買賣方聚在一起參與交易的火爆詢價、成交場景,就是博興涂鍍行業最近十余年奇跡式發展的一個縮影。
正如前文所述,在整個涂鍍行業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山東博興涂鍍行業憑借著上世紀70年代以來形成的黑白鐵加工手工作坊、黑白鐵批發貿易優勢,逐漸在90年代成了中國北方乃至全國最大的涂鍍板卷貿易集散地。
在當地涂鍍板卷貿易企業完成財富積累,國內涂鍍生產技術突破技術壁壘之后,這些鋼貿企業紛紛上馬冷軋、鍍鋅、彩涂生產線,轉型為生產涂鍍板卷的民營鋼廠,并迅速形成規模,進而與寶鋼、鞍鋼等國有大型長流程鋼廠(長流程鋼廠指擁有高爐的鋼廠)競爭,成為長江以北最大的涂鍍板卷生產加工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有著“中國不銹鋼廚房用具第一鎮”以及“中國廚都”美稱的博興縣轄下興福鎮,是全國最大的不銹鋼廚房設備生產基地,而該產業正好給當地涂鍍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消費量。
2001年10月1日,博興縣第一家生產熱鍍鋅板的企業——山東新日鋼板有限公司正式投產,隨后,博興縣涂鍍板卷產線的投產變得一發而不可收,創造了涂鍍行業的發展“奇跡”,“涂鍍之鄉”的名稱也由此而來。
據博興縣鋼鐵行業商會統計,截至目前,博興縣已投產冷軋生產線約21條,設計產能420萬噸;已投產熱鍍鋅生產線約43條,設計產能1140萬噸;已投產電鍍鋅生產線約1條,設計產能25萬噸;已投產彩涂板生產線約92條,設計產能1128萬噸;全縣鋼鐵行業從業人員約24000人。
另外,博興縣目前在建冷軋生產線6條,在建熱鍍鋅生產線15條,在建彩涂生產線4條。擁有各類鋼鐵生產加工企業約107家,鋼板貿易公司約240家,板材個體經營戶500余家,手工家庭作坊約100家,配套機械加工企業約30家,附材包裝物加工企業約20家。
而在實際上,當地涂鍍行業的產線、產能已經超過了上述博興縣鋼鐵行業商會對外公布的統計數據。
“現在已投產的鍍鋅產線有80多條,彩涂產線有100多條,如果加上沒開機的、在建的,整個縣鍍鋅產線有100多條,彩涂產線也有130多條”,這樣一個數據得到了當地多家民營鋼廠和鋼貿企業的證實。
由此可見博興縣當地鍍鋅、彩涂產線占了全國近乎1/3,“涂鍍之鄉”的稱謂并非虛名。產能、產線在國內涂鍍行業中的絕對優勢,成就了當地一大批涂鍍板卷生產企業,也使得涂鍍產業成了博興縣的支柱產業之一。
在博興縣政府網站公布的《2012年1-3月份實現地方稅收前100名企業排行榜》中,入圍“100強”的涂鍍板卷生產企業有近20家。據悉,博興縣也屬于全國百強縣。
需說明的是,在中國涂鍍行業崛起和發展初期,民營鋼廠涉足較少,寶鋼、鞍鋼等長流程鋼廠的涂鍍板卷產品在建筑、家電、汽車等領域相互之間均有相對競爭優勢。而隨著市場操作、成本控制較為靈活的民營鋼廠大量涉足涂鍍領域后,長流程鋼廠在考慮產量以及企業利潤的情況下,逐漸放棄了沒有價格優勢、沒有生產量支撐的薄規格涂鍍領域(尤其是0.5mm規格以下的產品)。
由此,“長流程鋼廠占據家電、汽車等厚規格高端涂鍍產品領域,短流程民營鋼廠則占據薄規格一般民用低端產品領域”,中國涂鍍行業這樣一個格局延續至今。而博興縣正是以生產薄規格涂鍍板卷產品而聞名的民營涂鍍鋼廠的集聚地,其產品主要集中于民用和建筑領域,家電、汽車則較少涉足。
“價格戰”極致:加工費1平米只要1塊錢
在國內鍍鋅、彩涂板卷產能和產線經歷爆炸式增長之后,中國涂鍍行業不得不面對的便是供需矛盾加劇后的產能過剩以及同質化競爭問題。
而這種問題在博興顯得尤為突出,“中國的彩涂產能過剩,博興的產能過剩更嚴重,方圓20公里,一個鎮的產能就有500-600萬噸,這在全球來說都是密集度最高的地區。”
據當地市場人士透露,因為下游需求難以跟上產能擴張速度,2012年以來,當地不少涂鍍鋼廠的產能利用率保持較低水平,個別鋼廠甚至停產,而部分鋼廠之前計劃上馬的產線,也相應延緩了產線建設和投產的步伐。
在產能過剩、同質化競爭嚴重情況下,涂鍍鋼廠之間的價格戰也在所難免。據了解,當地涂鍍行業在經過近幾年的發展之后,各家鋼廠的產品已經出現了品牌和低端產品的差異。
而在低端產品領域,生產鋼廠之間的價格戰尤為激烈,這又促使鋼廠不斷尋找降低成本的方法,甚至不惜犧牲產品質量。然而這種犧牲產品質量的做法,已然開始對博興的涂鍍產業,乃至對整個中國涂鍍行業的健康發展,產生了威脅。
長三角鍍涂金屬薄板行業協會會長、浙江華東輕鋼建材有限公司總裁沈偉根曾告訴記者,在當前國內涂鍍行業內,普遍存在著涂鍍鋼廠為了降低成本,不斷減薄鍍層、涂層,且使用劣質涂料,進而嚴重影響產品質量、嚴重威脅行業健康發展的情況。
據其介紹,歐洲對鍍鋅板卷鋅層厚度的最低標準是180g每平方米,而我國部分涂鍍鋼廠生產的鍍鋅板卷鋅層僅為30g每平方米,甚至最低達到20g每平方米,二者之間相差9倍之多。
鋅層為30g每平方米的鍍鋅板,放在一定濃度的硫酸銅溶液中,在5秒鐘之內便會在鋼板表面出現紅色的銅,而鋅層為180g每平方米的鍍鋅板放在同濃度硫酸銅溶液中,則可以堅持4次,且每次都在60秒鐘之后才發生置換反應。
沈偉根以此實驗對比了30g鋅層和180g鋅層鍍鋅板的耐腐蝕性,并得出結論說“鍍鋅板的使用壽命取決板面鋅層的均勻性和厚度”。
據其介紹,為了降低成本,鍍鋅板卷鋅層的減薄,容易產生漏鍍情況,由此生產出來的產品容易腐蝕生銹,會對鍍鋅板卷的使用壽命產生極大影響。
且一旦以這種減薄了鍍層的鍍鋅產品為基板,加工做彩涂產品,彩涂板卷的耐腐蝕性能和產品應有的使用壽命也會受到影響。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黃石山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馬國和以此表示,基材的耐腐蝕性能直接關系到彩涂板卷的使用壽命。據其介紹,鍍鋅行業鍍層超薄、品種亂套的現象已經“嚴重影響到彩涂板的使用壽命,并逐漸傷及彩涂行業的發展”。
此外,馬國和還表示,在國家標準文件中,對彩涂涂層的厚度有明確規定,正、反面涂層厚度均不應小于20、12微米,“而市場上相當一部分彩色板卷涂層超薄,薄到正、反面均在10、5微米以下”。
沈偉根進一步介紹說,“(彩涂)涂層太薄,薄到加工費可以低到含稅價1塊錢一個平方米”,即這1塊錢里要包含鋼廠的涂料費(即油漆)、電費、員工工資以及產品利潤等,“這是不可想象的,可想而知,這個涂料質量是怎么樣的,涂層是要有多薄”,“這樣的生產出來的彩涂,涂料很容易褪色,1年不到可能失光失色就很嚴重”。
據了解,上述減薄鍍鋅板卷鍍層和彩涂板卷涂層的行業潛規則,在“涂鍍之鄉”博興涂鍍業中也存在。
曾有當地涂鍍鋼廠人士這樣向記者描述,以0.3mm的軋硬為例,從0.3mm的軋硬到0.3mm的鍍鋅,再到0.3mm的彩涂,當地鋼廠加工費最低能干到“1:1:1”,即每一道加工工序的加工費都可以控制在1塊錢每平方米左右。
寶鋼集團公司董事長徐樂江曾以“低成本陷阱”來形容中國制造業,為了拼成本而不斷降低制造工藝和質量的現象。而當前涂鍍行業大打價格戰,為了低價格而不斷減薄鍍層、涂層,使用劣質涂料的現象,無疑就是落入了“低成本陷阱”。
“業主造廠房,因為彩鋼板的質量問題,不出一年房子就變成了危房,這對業主的打擊是很沉重的”,“惡性競爭的結果,嚴重阻礙了行業的健康發展,以后誰還敢不敢用國產的彩涂鋼板?”沈偉根對這種現象的危害直言不諱。
沈偉根還透露說,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因為鍍鋅板卷、彩涂板卷應用時間較為長,下游消費者都已經意識到了產品質量好壞對使用壽命的影響,而中西部地區對涂鍍板卷的認識程度不高,“認為產品都差不多,只買最便宜的”,這使得當前不少鍍層、涂層超薄的涂鍍產品涌入中西部地區。
而這些鍍層、涂層超薄的涂鍍產品質量差、使用壽命短,“可能一年不到就生銹”,但在回收利用時,回收價格甚至比廢鋼還低,“因為要把表面的涂料、鋅層處理掉才能回爐”,因此,減薄鍍層、涂層,進而影響涂鍍產品質量的行為,“造成了資源的浪費,消耗了能源,留下了污染”。
“最要命”:國家標準有漏洞
實際上,針對連續熱鍍鋅鋼板及鋼帶、彩色涂層鋼板及鋼帶兩個品種,我國已經分別出臺了GB/T2518-2008以及GB/T12754-2006兩個國家標準文件。
在GB/T12754-2006文件中,明確規定了彩涂板卷的基板鍍層厚度,其中,若以熱鍍鋅為基板,在使用環境腐蝕性較低時,雙面鋅層厚度最低均需達到90g每平方米;以熱鍍鋅鐵合金為基板,鍍層最低為60g每平方米;以熱鍍鋁鋅合金為基板,鍍層最低要求為50g每平方米;熱鍍鋅鋁合金則為65g每平方米。
但針對基板鍍層厚度的標準下,有這么一段備注:“注:使用環境的腐蝕性很低和很高時,鍍層重量由供需雙方在訂貨時協商”。
“這句話最要命”,沈偉根直言,這樣一個備注,表示該國家標準文件為推薦標準,而不是強制性標準,由此留下了行業的致命漏洞,“往往雙方協商的結果是低于國家標準的”。
因為歐洲的鍍鋅板卷強制標準為最低鋅層厚度為180g每平方米,而我國的國家標準因為存在“漏洞”,為鋅層為30g每平方米、甚至是20g每平方米的鍍鋅板卷創造了生存空間。我國涂鍍行業對內銷售和對外出口的涂鍍板卷產品,質量相差之大令人咋舌,而這也是我國涂鍍行業極具戲劇化的的一大“特色”。
需說明的是,GB/T12754-2006對彩涂板卷的涂層厚度也明確規定,“涂層厚度均不應小于20μm”,同樣的,在這句話之后又有一句補充“如小于20μm應在訂貨時協商”。
“現在人都很聰明,看標準不看正文,只看備注,企業標準鉆國標的空子,企業標準比較混亂”,馬國和也直言,國家標準GB/T12754-2006屬于推薦性標準,而非強制性標準,使得部分企業鉆了空子,由此,“市場上相當一部分彩色卷材涂層超薄,薄到正、反面均在10、5微米以下”。
國家標準的“漏洞”,是當前涂鍍行業減薄鍍層、涂層現象產生的一大原因。而此類現象的發生同樣受外部急功近利因素影響,“工程資方投資低,建筑方逐利、偷梁換柱,這為彩涂行業超薄鍍層、涂層產品營造了一定市場需求氛圍”,馬國和直言,“你不這么做,人家還不要呢”。
由此,再加上企業間同質化競爭嚴重,為了降低成本紛紛減薄鍍層、涂層,涂鍍企業中嚴格執行國家標準的少有,反而是推出了各自的五花八門的企業標準。
為此,博興縣鋼鐵行業商會相關人士表示,涂鍍行業為了降低成本而減薄鍍層、涂層的行業現狀,已經威脅了博興涂鍍行業的健康發展,“明天怎么辦?彩鋼板還能不能存在?大家都在問明天怎么辦?”
他強調博興涂鍍行業加強自律,“一致把品質提高上去”。同時,他還透露,當地涂鍍鋼廠正在加大出口力度,開拓國外市場;進行設備搬遷,向內蒙等偏遠市場發展;到國際上進行投資,將產線搬到巴基斯坦、越南等地進行投資。
提高產品品質,不再打價格戰,走出“低成本陷阱”。這些不只是博興涂鍍鋼廠的迫切要求,這也是中國整個涂鍍行業最為迫切的要求。
為此,馬國和希望將GB/T2518-2008和GB/T12754-2006兩個推薦國家標準改為強制標準,以此為契機糾正行業內混亂的風氣,停止超薄鍍層、涂層產品的生產。
同時,他建議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能對涂鍍行業加強監管,如技術質量監督局要抓好產品標準的備案、搞好產品質量的監督,嚴格執行國家標準。
“之前的標準很籠統,針對性不強,尤其是彩涂鋼板用途廣泛,可以用在建筑、家電、汽車、裝飾裝潢材料等,用途不同,對鋅層和涂層的要求也不同。尤其是建筑用彩涂鋼板,其要求應該是最高的”,沈偉根也呼吁國家重新訂立行業標準。
延伸閱讀
- 上一篇:山東煤炭產量增長利潤下滑 下一篇:貴州“煤電利益一體化”解煤電死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