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收縮貸款 江蘇鋼貿協會會長反思經營模式
來源:人民網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科技金融儼然成了各家銀行的新寵,而昔日熱捧的鋼貿企業已成為了銀行風險監控的重點。其中,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已基本抽走了對鋼貿企業的貸款,不過,江蘇省工商聯鋼鐵貿易業商會會長徐建農看…
科技金融儼然成了各家銀行的新寵,而昔日熱捧的鋼貿企業已成為了銀行風險監控的重點。其中,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已基本抽走了對鋼貿企業的貸款,不過,江蘇省工商聯鋼鐵貿易業商會會長徐建農看來,銀行貸款的收縮將遏制以投機為目的的貸款,也將帶來行業洗牌,未必是壞事。
銀行收縮貸款
“我們本身對鋼貿企業的貸款就很少,現在已經基本收回了對鋼貿企業的貸款。”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行長助理蔣魁偉在5月底的一次采訪中,公布的這一消息。這一舉動并不意外,此前已經傳出了央行對鋼貿企業發出限貸的風險提示的消息。
銀行對鋼貿企業收縮貸款,除了鋼鐵產能過剩波及鋼貿行業之外,無錫一洲集團董事長李國清跑路,南京鋼貿商女老板跳樓事件,則加速了銀行對鋼貿企業的抽款速度。
“這些鋼貿企業,很多都是走輕資產模式,做倒手生意賺錢。還有一些企業為了從銀行拿到錢,更是企業之間對倒,做虛假交易來騙貸,如果他們資金鏈不出問題還好,一旦出了問題,銀行很容易就被拖進去了。”一位國有大型銀行管理人士分析說。
正是在這種考慮下,各家銀行紛紛收縮貸款,其中也包括此前對鋼貿企業放貸較多的中信銀行、廣發銀行、浦發和交通銀行等。“我們現在對鋼貿企業的貸款一方面是盡量收縮貸款,另外就是嚴格審批新增貸款。”交通銀行鹽城分行一名負責人說。
禍起周寧?
不單是銀行認識到了風險,鋼貿企業自身也意識到了部分企業的原罪。江蘇省鋼貿商會會長徐建農就直接指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鋼貿企業都是在做投機,通過屯庫存、待漲價來賺錢,“這種經營模式已經過時了”。
“為什么央行提出對鋼貿企業進行風控?主要因素還在于以福建周寧、寧德等地商人為代表的鋼貿企業,在各地僅僅是圈地建鋼貿市場,不是以實體經濟為主的經營模式,甚至于相互之間倒賣銷售,騙取銀行貸款。”徐建農這樣說,此外,這些鋼貿企業在發現利潤下降之后,又去投機炒期貨,結果遭遇近兩年鋼材期貨市場的震蕩,也沒能賺錢。這種情況下,銀行肯定要收縮貸款。
據福建省周寧縣上海商會稱,周寧商會96年成立至今已有16年,各類企業達到3萬多家,在全國興辦以逸仙鋼材現貨交易市場為代表的大型鋼材等專業市場達600多家,年銷售總額達萬億元,年創利稅近百億元。
而人民網江蘇視窗從濱江開發區內,已顯蕭條的寧德鋼貿城一名招商負責人處獲知,他們招商更愿意讓做現貨交易的人士入場,并承諾現貨公司一旦出現資金緊張的問題,鋼貿城管理方可以通過名下的寧德嘉信擔保有限公司提供擔保貸款,但前提是公司80%的現貨必須要在鋼貿城名下。
對此,徐建農認為,幾年前,他們認為寧德鋼貿城的模式就像做房地產一樣,以建鋼材市場為名,拿下土地,把鋼材市場建好之后,再福建人相互擔保,又去銀行貸到更多資金。正常情況下,房地產市場不斷增值,是可以消化這部分銀行貸款利息的,當時超過60%的上市公司都在做,但這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兩個在南京的寧德鋼貿城都沒做起來,因為他們不是做貿易的,是來炒房地產或者放貸的,很容易就出現資金鏈斷裂問題”。
鋼貿企業的自救
貸款緊縮,6月初,周寧上海商會給商業銀行寫了一封公開信,呼吁銀行停止抽走資金。商會稱,從今年年初到目前融資規模收縮了23%以上,鋼貿行業10多年建立的誠信聯保系統受到嚴重沖擊,出現了嚴重的流動性不足。但據徐建農介紹,江蘇省的鋼貿企業則選擇主動還款,降低資金鏈斷裂風險。
江蘇省鋼貿企業加上會員單位、團體會員曾有800多家,在被問及這些企業有多大比例會因為銀行收縮貸款而被淘汰時,徐建農并不同意這一說法,“企業淘汰不是因為銀行收縮貸款,而是鋼貿上不適應現在經濟轉型的發展要求被淘汰”。
徐建農解釋說,過去從鋼廠進貨囤庫存等到漲價加價賣,現在鋼材價格不漲價了,供大于求,如果還繼續采取老的模式,囤貨最終會導致從鋼廠拿的貨價格高,而市場上鋼價很低,賣出去肯定虧本。
南京長青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松就表示,公司作為4家鋼廠的銷售代銷商,今年以來,銷量上沒有太大變化,但利潤明顯降低,只能基本持平,“我們已經把銀行負債從1.3億元降低到2000多萬元了,如果算上自有資金的成本,基本是虧損狀態。”
鋼鐵行業整個產能過剩的背景下,鋼貿企業如何度過這一難關,徐建農建議,鋼貿商減少進貨,保證企業鋼材價格跟當天鋼廠價格持平,或者從鋼廠直接發貨來進行銷售,這樣做至少可以保證不虧損。
“鋼貿企業短期并沒有太多利好,銀行降息降存帶來的也只是一個信號,沒有實際的利好。”劉松不無悲觀地說。
延伸閱讀
- 上一篇:發改委擬增加戰略金屬儲備種類 下一篇:煤炭企業忙轉型 煤價“跳水”沖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