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億噸鮞狀赤鐵礦進入產業化大規模開發階段
來源:紅網|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6月27日,投資3.1億元的湖南錦鴻鮞狀赤鐵礦熔融中試基地在湖南省石門縣易家渡鎮盤山廟村正式開工,標志著石門縣儲量豐富的鮞狀赤鐵礦資源正式進入了產業化大規模開發階段。鮞狀赤鐵礦因其結構…
6月27日,投資3.1億元的“湖南錦鴻鮞狀赤鐵礦熔融中試基地”在湖南省石門縣易家渡鎮盤山廟村正式開工,標志著石門縣儲量豐富的鮞狀赤鐵礦資源正式進入了產業化大規模開發階段。
鮞狀赤鐵礦因其結構多呈鮞粒狀而得名。我國鮞狀赤鐵礦儲量達40億噸左右,占全國鐵礦資源的1/9左右,其中,石門縣的鮞狀赤鐵礦儲量超過1.3億噸。由于該類鐵礦鮞粒繁多、含磷量高、結構復雜、品位較低、選冶效果差,是世界選礦界公認的極難選礦石。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國內多家科研單位對鮞狀赤鐵礦開展過大量的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或因指標不理想、或因工藝復雜、設備缺乏、成本過高等原因,都未能實現工業化應用,致使這種儲量巨大的鮞狀赤鐵礦一直沒有得到開發利用而成為“呆置礦”,制約著我國鐵礦資源的開發利用。
“湖南錦鴻鮞狀赤鐵礦熔融中試基地”項目一期總投資3.1億元,計劃用兩年時間,建設一個集研發、加工、輸出為一體的大型赤鐵礦選礦基地,從而大大降低我國鐵礦的對外依存度,增強我國鋼鐵工業的自主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