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煤化工困局:水少煤少需求低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云南煤化工行業正陷入普遍性困境。云南云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云維股份)一位負責人近日對本報記者稱,現在感到行業底部空間難尋,云南不少煤化工企業都在苦苦掙扎。公開資料顯示,云南省煤…
云南煤化工行業正陷入普遍性困境。
云南云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云維股份)一位負責人近日對本報記者稱,“現在感到行業底部空間難尋,云南不少煤化工企業都在苦苦掙扎”。
公開資料顯示,云南省煤炭儲量239.28億噸,居全國第9位。此外,還是目前西南地區最大的無煙煤和褐煤基地。依托這些資源,煤化工成為云南化工的支柱產業之一。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云南煤化工行業正遭遇“上游煤價高企,下游需求不足”的尷尬境地,此外,云南連續三年大旱,導致煤化工行業嚴重缺水。而籠罩整個行業的,還有產能過剩之憂。
這些因素的疊加,令云南這個西部資源大省的轉型異常艱難。
缺水少煤需求低
據了解,目前對煤化工行業影響最大的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上游煤炭價格上漲,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云南省國資委一位負責人表示,煤炭價格上漲的原因之一,是煤礦安全生產整頓,影響到煤炭產量。
2011年上半年,云維股份所在的云南省曲靖市,其煤炭均價614元/噸,同比漲70%。有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云南省煤炭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加37.5%,但同期煤炭產量僅增加1%。
“動力煤價格現在降到430元/噸左右,我們依然覺得生產成本太大”,云維股份上述人士表示。
但上游原料煤價格上漲并非是影響云南煤化工的唯一因素,“下游需求不足最關鍵”。
據云維股份上述人士介紹,目前該公司主營收入占比最大的焦炭和甲醇的需求最為低迷,僅有銷往西南其他省份的氯化銨的需求情況尚好,“目前焦炭的開車在70%-80%左右,而化工產品的開車率僅50%-60%,開得越多,虧得也越多。”
此外,耗水量大是煤化工的一大特點,要保持煤化工企業正常運行,每小時新鮮水的供應量基本在千噸以上。而云南已經遭受三年大旱,使煤化工企業缺水壓力大增。
云南鹽化控股子公司云南普陽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所在的硯山縣,2010年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按照當地政府“先生活后生產”原則,已停止對普陽煤化工生產供水。受此影響,普陽煤化工電石生產裝置被迫停止生產。
云南鹽化證券事務代表鄒吉虎透露,受供水情況影響,普陽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目前仍在停產中。
產能過剩之憂
除了前述情況,云南還面臨加快從傳統煤化工向新型煤化工轉型的壓力。傳統煤化工已存在產能過剩之憂。
據云南業內人士介紹,2006年左右,云南煤化工項目大量上馬,導致焦炭、電石等煤化工產品產能過剩,這些產能到今天仍然未能被市場充分消化。
這也是整個行業的共性。海通證券基礎化工行業高級分析師曹小飛認為,結構調整是未來發展趨勢,“傳統煤化工包括煤煉焦產業鏈,煤經合成氨制化肥產業鏈以及煤經電石制PVC產業鏈,由于技術門檻低,國內傳統煤化工行業產能過剩較為嚴重。”
曹小飛認為,煤化工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一是通過企業整合重組及大型煤化工基地建設來提升企業規模;二是通過技術裝備升級,降低能耗物耗從而降低產品成本,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三是將以淘汰落后產能為導向。
而新型煤化工,即煤制乙二醇,煤制烯烴,煤制天然氣,煤制油和煤制醇醚等未來的發展空間巨大。
不過,發展新型煤化工依然面臨著技術方面的考驗,曹小飛認為,主要問題在于:“國內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以及煤制天然氣項目能否并入現有天然氣管道運輸;煤制油僅適合做戰略技術儲備,不具備大規模推廣條件;化工項目在能源消耗和水資源消耗等方面均有待更進一步減少”。
云南傳統煤化工要轉型,自然也要克服這些難題。
擺脫資源過度依賴
除了發展新型煤化工外,如何擺脫過度依賴自然資源的發展路徑,是擺在云南面前的重要課題。
來自云南省煤化工主要聚集地曲靖市統計局的材料顯示:“曲靖工業產業結構主要以重化工、煤化工為主,以資源利用的采掘業、原材料初加工的工業為主,境內工業如煉焦、化工、建材、鋼鐵、有色、火電等主要行業的生產發展不僅對自然資源過度依賴,更重要的是這些行業是高耗水、高耗煤、高耗電行業,干旱、缺水、缺煤、缺電的疊加、累積、連鎖效應,致使煉焦、電力、化工等行業的生產大幅下滑,充分暴露了曲靖工業行業結構單一性、低層次性以及高耗水、高耗煤、高耗電的致命弱點。”
今年4月,云南省省長李紀恒在對曲靖、楚雄州進行調研時也表示,當前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嚴峻形勢,很大程度在于支柱產業單一、高耗能、初級化現象嚴重等長期積累的產業結構矛盾所致。
據了解,曲靖已出臺逐步發展低能耗企業和輕工企業,降低重工業行業的比重,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發展低能耗產業,發展以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等等政策。
“現在的政策基本以引導性為主,我們期盼更多實質性的政策出臺”,云維股份上述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