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被天然氣替代趨勢不可逆轉 旺季不漲反跌
來源:人民日報|瀏覽:次|評論:0條 [收藏] [評論]
進入電力迎峰度夏已經半個多月,煤炭行業期待中的價格企穩回升仍未出現,煤炭價格依舊弱勢運行。據了解,7月4日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平均價格降至676元/噸,與年初相比,下降121元/噸,降幅達…
進入電力“迎峰度夏”已經半個多月,煤炭行業期待中的價格企穩回升仍未出現,煤炭價格依舊弱勢運行。
據了解,7月4日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平均價格降至676元/噸,與年初相比,下降121元/噸,降幅達15.1%;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67元/噸,降幅為16.7%;與去年11月初的一年半以來高點相比,下降151元/噸,降幅達19.8%。
煤價是否面臨拐點?煤炭市場專家黃騰認為,從國際能源形勢發展看,煤炭被天然氣替代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但這在全世界尤其在中國必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未來一段時期,煤炭價格可能仍會有階段性上漲。
進口煤炭大量涌入,增加了國內煤炭市場供應,促使國內煤價走低。今年以來國際煤價整體呈下滑態勢,導致進口煤大量涌入。由于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煤炭需求減弱,加之美國頁巖氣等替代能源快速增長,國際市場煤炭供求形勢較為寬松,今年以來國際煤價整體呈下降趨勢。1—6月份,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BJ動力煤平均價格累計下降22.3%.1—5月份,我國累計實現煤炭進口11273萬噸,同比增長67.8%.
國內煤炭產量快速增長,也是拉低煤炭價格的重要因素。國內主產區原煤產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勢頭。據內蒙古、山西和陜西地方煤炭主管部門統計,今年1—5月份,三省區累計分別完成原煤產量42884萬噸、37735萬噸和17181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6.6%、14.3%和11.6%.按照三省區原煤產量測算,前5個月全國原煤總產量同比增幅應該不會低于5%.
“當前煤炭價格下行、庫存增加,主要是因為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需求增長趨緩。”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長魏鵬遠說。
今年以來,投資、出口雙雙呈現疲態,國內經濟增長整體放緩,主要高耗能產品增長明顯回落。1—5月,火電、粗鋼、水泥、玻璃、10種有色金屬產量同比僅分別增長4.1%、2.2%、5.0%、-1.7%和5.1%,增速較去年同期分別大幅下降7.0個百分點、6.3個百分點、14.3個百分點、21.3個百分點和3.7個百分點。再加上能耗利用水平的提高,今年1—5月份主要高耗能行業煤炭需求增長非常有限。
用電增長緩慢,動力煤需求疲軟
今年上半年,煤炭相對過剩日漸顯現,各環節煤炭庫存高位運行且不斷攀升。至6月中旬傳統“迎峰度夏”到來之際,國內各大主力電廠一改過去存煤緊張局面,存煤天數達到30天,為歷史高位。
行業分析稱,5月份之后,特別是6月份以來煤價降幅快速加大,除了今年以來始終存在的供求寬松之外,市場信心遭受重大打擊是重要原因。5月份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突然加大;歐債危機再度升溫,歐元面臨生死存亡,美元持續走強,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市場信心遭受毀滅性打擊。由于市場信心受挫,下游部分用煤企業,特別是部分市場煤用戶基本上暫停了國內煤炭采購,導致港口煤炭庫存快速攀升,加劇煤價下跌。
“迎峰度夏”是傳統的電煤需求旺季,按照慣例將會帶動第三季度成為全年的銷售高峰和價格高點,有人據此預測煤炭價格將在第三季度企穩回升。但截至7月10日這一因素的作用似乎還沒有發揮。
電力供需并未緊張,無法帶動電煤需求大幅增加。從國家電監會獲悉,據電力統調信息顯示,進入7月以來,全國已經沒有地區出現用電缺口。進入7月后,月累計用電增幅在零上下徘徊,其中7月2日月累計用電增幅為-1.34%。截至7月7日,全國年累計用電同比增幅僅為3.49%。
今年來水又早又好,水電增幅較大,進一步擠占了火電空間。記者了解到,四川、陜西等省的部分火電廠已經停機。
7月1日,國際煤炭主要出口國澳大利亞開始征收碳稅和資源租賃稅,直接導致煤炭企業的生產成本小幅增加,對煤價回升起到了支撐作用。當前,國際煤炭價格在經歷了一路狂跌之后,終于探底企穩,整體呈小幅反彈態勢。
澳大利亞紐卡斯爾港、南非理查德港動力煤、歐洲三港ARA動力煤價格連續兩周呈現上調態勢。業內人士認為,國際煤價小幅上漲,國內煤價繼續小幅下跌,價格差不斷縮小,雙方很快將回到同一起跑線上,用戶選擇余地增加,帶動國內煤炭采購數量增加,煤電雙方在北方港口的成交量將會增加。
在市場重壓之下,煤炭“去庫存”緩慢啟動。部分煤炭生產企業開始以限產應對價格下跌。雖然“迎峰度夏”并未大幅拉動電煤采購,但也帶動了電廠存煤的消耗。6月25日至7月1日,環渤海四港煤炭庫存量與上周庫存量相比減少59.5萬噸,降幅為2.81%;環渤海煤炭庫存量由上周的2114.4萬噸,減少至2054.9萬噸。
與“迎峰度夏”之前比較,港口和電廠庫存都有小幅下降,但煤炭社會庫存仍處于高位。有市場人士認為,由于動力煤終端需求疲軟,煤炭企業產能不斷擴大,煤炭“去庫存”過程可能非常漫長,煤炭市場有望進入較長時期的“弱勢平衡”狀態。